六盤水中寨鄉大箐村:謀“棋”有招 落“子”有力

山連著山,彎連著彎。去往大箐村的路,著實有些難行。
六盤水市六枝特區中寨鄉大箐村,是一個典型的邊遠高寒山區村。全村總戶數436戶、總人口1932人,轄11個村民組,13個自然村寨,主要居住著苗、彝兩種族別的少數民族,其中,苗族佔全村總人口的43%。
“你們一路走過來也看到了,村裡的基礎設施建設比較落后,還有季節性缺水的問題。之前的班子成員因為工作方式和思想觀念上存在分歧,村裡各項事務推進得比較緩慢。”大箐村黨支部書記張勇坦言。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為了解決班子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大箐村在年輕人中選取了3名優秀人才,加入村支兩委隊伍,把第一步棋下在了“人”上。
辦妥了“人”的問題,接下來的這枚棋子,便落在了村容村貌治理上。
“因為多年養成的習慣,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后都堆得亂七八糟,牲畜的糞便也是隨處可見。針對這一點,我們把村干部、駐村隊員進行分組,每個人承包一個村民小組,讓他們帶著村民一起干。”
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頭羊”。為了樹榜樣、立標杆,張勇第一個擼起袖子開始打掃村裡的衛生。
道路清理。
張勇告訴筆者:“讓我印象比較深的是,有一次下雨,村裡球場附近的水溝被雨水沖下來的垃圾給堵住了,我就拿著工具在清理。住在附近的一位名叫張榮琴的村民看到之后,也從家裡拿來了工具,跟著我一起干。漸漸的,參與進來的村民越來越多。我想,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棋至第三招,舉辦文體活動被拉上了日程表。
2018年由大箐村一、二組村民自主集資、投工投勞修建的大箐村健身文化廣場投入使用。廣場長40米,寬40米,安裝有籃球架、乒乓球台,不僅能為村民提供更加舒適、安全、豐富的文化活動環境,滿足村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成為村民交流互動、增進友誼的公共空間,有助於構建和諧的鄉村社會關系。
為了物盡其用,2024年10月2日至10月6日期間,大箐村舉辦了第一屆“秋收杯”籃球比賽,吸引了全特區男、女組16支隊伍參賽。
舉辦籃球比賽。
“比賽期間,百姓除了能免費觀賽,還能把自家的雞蛋、核桃等土特產拿到球場周圍來賣。不僅豐富了大家的生活、開闊了眼界,還能掙錢,所以大家都能贊同,還希望這樣的活動能經常辦。比賽期間,每天有上千人來觀賽,我們村裡從來沒有這麼熱鬧過。”
如今的大箐村,在黨支部的帶領下,正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好自己的致富“棋局”。(圖/文 黃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