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本網原創

亞太媒體看貴州

外媒稱贊化屋苗繡:極具文化創造力

人民網記者 王秀芳
2024年10月27日08:14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這些圖案和花紋看起來很美,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嗎?”在黔西市化屋村苗族刺繡蠟染展示館,構思精美、栩栩如生的刺繡制品吸引了印尼國家廣播電台棉蘭分社記者馬裡奧·帕斯卡的目光。

外媒記者走進化屋村苗族刺繡蠟染展示館。人民網 陽茜攝

外媒記者走進化屋村苗族刺繡蠟染展示館。人民網 陽茜攝

繡娘楊文麗介紹,不同顏色的花紋就是苗族遷徙的歷史,花鳥虫魚的圖案,則代表著苗家兒女對大自然的熱愛與保護,每一種圖案都有不同的意義。

“苗族文化是我見過最美麗的一種。更難能可貴的是,苗族人民很有創造力,他們把豐富的文化用手工技藝展示出來,這是我以前從來沒見過的。”馬裡奧·帕斯卡對各類手工制品愛不釋手,最后他買了一個小包,准備送給妹妹。

馬裡奧·帕斯卡(左)購買刺繡蠟染制品。人民網 陽茜攝

馬裡奧·帕斯卡(左)購買刺繡蠟染制品。人民網 陽茜攝

化屋村原名“化屋基”,意為“懸崖下的村寨”。作為少數民族村寨,該村苗族同胞佔總人口的96.7%,是一個典型的苗族聚居村寨,且家家戶戶擅長苗繡制作。

苗繡承載著苗族特有的文化內涵和豐富的文化記憶。千百年來,苗家兒女以繡布為畫紙、以針線為筆墨,憑借代代相傳的技藝,把歷史文化和對家鄉的贊美、對親人的祝福定格在精美的刺繡中。

認真聆聽苗族刺繡蠟染制作工藝。人民網 陽茜攝

認真聆聽苗族刺繡蠟染制作工藝。人民網 陽茜攝

2019年10月,化屋村引進刺繡蠟染扶貧車間,讓繡娘們的刺繡技藝得以施展。為了讓刺繡制品用途更加廣泛,該車間並不局限於民族服飾,而是組建專業設計團隊,將傳統與時尚結合,把刺繡蠟染融入服飾、香包等現代用品。

2022年,化屋村刺繡蠟染扶貧車間搬進黔西工業園,迎來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抱枕、圍巾、包包、服飾都很受歡迎,今年國慶期間直播3天,日均銷售額6萬余元。”楊文麗介紹,車間現有繡娘63名,其中固定用工23名。

外媒記者對苗族刺繡蠟染制品愛不釋手。人民網 陽茜攝

外媒記者對苗族刺繡蠟染制品愛不釋手。人民網 陽茜攝

苗繡是傳統文化,苗家女子一直引以為傲。在楊文麗的車間中,苗繡制作採用手工技藝與機器生產相結合方式,既傳承傳統工藝,又提升了產品生產效率,能夠滿足不同層次群體的消費需求。

“如今,一件手繡的歪梳苗服飾能賣上萬元。”楊文麗告訴記者,苗繡是苗族文化的載體,它將苗族古歌、傳說和故事以刺繡形式表現出來,自己要將這一技藝傳承好,爭取讓其成為世界的藝術。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