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開陽:提升村庄環境“顏值” 繪就鄉村振興靚麗底色

2024年10月23日10:16 |
小字號

“如今環境變好了,來的游客多了,我們也有額外的收入,這都得益於村‘兩委’給我們找的好路子,讓我們干農活和賺錢兩不誤。”開陽縣雙流鎮三合村村民嚴文忠說。

作為市級旅居示范點,2023年以來,雙流鎮三合村始終堅持以農村“五治”為載體,聚焦“治房”工作,持續優化農房功能和環境,對53戶宜居農房、280平方米公共區域進行改造提升。同時,依托當地旅游及康養優勢資源,動員13戶村民將閑置農房打造成民宿,發展休閑旅游。

圖為:美麗村庄

美麗村庄。

如今,雙流鎮三合村旅居民宿與當地農業、生態、餐飲娛樂等資源深度融合,已逐步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開陽縣三合村的變化只是開陽縣大力實施農村“五治”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開陽縣創新工作思路,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關鍵抓手,一同謀劃、一體推進,推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強化統籌,打表推進“不鬆勁”

扮靚鄉村宜居環境,開陽縣高度重視、高點站位、強化督導,圍繞年度項目、環境衛生攻堅行動等重點工作,細化責任單位、責任人,緊扣時限和進度“一張表”調度,增強充實“五治”工作力量。通過“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進一步增長干部見識,提升工作精准度,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把農村“五治”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宜居環境。

宜居環境。

截至目前,全縣已完成1171戶宜居農房改造、154棟危房改造、拆除84棟“空心房”,改善提升35個垃圾收集收運點、更換240個垃圾箱、完工120座分類收集收運亭、建成2個示范點秸稈加工燃料廠,新建戶廁完工875戶、完成廁所整改1004戶。

聚焦重點,人居環境“向美行”

鄉村美不美,環境好不好,直接關系到農村群眾生活質量的提高。

“我們村一年一個新變化,如今的廁所更加干淨實用,糞污都有專人處理。”走進南江鄉苗寨村,提起每家每戶經過改造的廁所,苗寨村村委會副主任羅旭告訴記者:“真是太好了,大家標准一致,干淨整潔。”

圖為:改廁后的宜居環境

改廁后的宜居環境。

這一變化要從組建旱廁攻堅專班說起。自“治廁”工作開展以來,開陽縣因地制宜採取圈舍改造、聯戶化糞池、接入農村污水設施等辦法解決農戶改廁問題,有效改善了人居環境。

環境的改善,進一步增強了群眾參與發展的信心。通過打造縣級22個農村“五治”示范村實施的114個項目,帶動33個村集體4186人參與建設,發動群眾無償投勞參與“五治”建設。

在治風方面,開陽縣以“兩書一約一會兩榜”為抓手,深化拓展“鄰裡互助社”成果,村民參加宴會次數明顯減少,人情支出大幅降低,群眾滿意度達98%以上,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朴民風。

同時,持續開展村庄清潔行動,大力推進“黑灰同治”,建立完善“相約星期三”“逢八大掃除”“清三堆、美三口、治三亂”等村寨保潔機制,新增分散處理設施1490個,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正常運行率保持在99%以上,污水治理率提升至66.7%,提升村民生活品質。

創新思路,創新增收“新模式”

深秋時節,走進南江鄉龍廣村,白牆青瓦與綠水青山融於一體、相映生輝,儼然一幅詩意棲居圖。經過農村“五治”改造后的美麗鄉村更增“顏值”、更添“氣質”。

“我們住了兩三天,感覺空氣新鮮、夜晚安靜、食材新鮮、民宿干淨、服務周到,在這裡住有家的感覺。”來自山東的游客丁秋婕說,通過朋友介紹,他們來到這裡作畫,體驗效果很好,他們在全國有很多畫友團,以后還會組織來這裡旅游、作畫。

雙流鎮三合村民宿。

雙流鎮三合村民宿。

開陽縣依托氣候資源,以“候鳥式”民宿為基礎,按照宜居、宜游、宜養原則,分類推進旅居產業發展。在“622+1”水東鄉舍模式基礎上,探索形成雙流三合“8+1+N”、南江鄉“725+5”零散民宿等多種“民宿經濟”模式,累計建成旅居民宿325棟,床位3376張。今年1至9月,共接待游客1.09萬人次,總收入380余萬元,戶均月增收4000元以上。

如今,在開陽這片活力滿滿的大地上,以“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廁、治風”為核心的農村“五治”行動依然如火如荼地開展,持續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為農民幸福生活筑牢堅實根基。(圖/文 楊銀燕)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