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人民日報看貴州

巧手制作,守護鄉村味道(工匠絕活·鄉村工匠③)

2024年10月23日08:2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分選揉捻,飄香的茶葉成為村民的增收產業﹔打平翻缸,用傳統手工工藝釀制黃米醋﹔搖瓢凝漿,改良土法制糖工藝……在廣袤大地,鄉村工匠們用心制作特色美食,為鄉村全面振興貢獻力量。

鄉村特色美食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產業,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也寄托著人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今年上半年,農業農村部、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7部門聯合認定了首批14個技能技藝門類273名鄉村工匠名師。本期報道帶您一同走近食品制作類鄉村工匠名師,感受他們傳承技藝、創新手法的生動故事。

黃紅纓(左)在制茶車間查看新茶品質。

黃紅纓(左)在制茶車間查看新茶品質。瓮安縣委宣傳部供圖

貴州瓮安縣生態茶園負責人黃紅纓——

“茶園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人”

本報記者 程 煥

奔赴多個城市,帶著自家茶葉參加各類展銷會和推介會,全國鄉村工匠名師、貴州黃紅纓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黃紅纓最近十分忙碌。剛回到位於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縣的公司,8家省外旅行社的負責人又組團上門,黃紅纓直接把大家帶到了茶園,現場講解茶園的情況。

一壟壟茶樹錯落有致地排列在山間,層層疊疊,茶農們穿行在青綠之間,山頭一派忙碌景象。“如今,我們建好了茶旅文化體驗中心,游客除了來品茶和賞美景,還可以體驗採茶、炒茶等樂趣……”黃紅纓介紹。

“隨著老百姓越來越注重食品品質,有機農業發展前景廣闊。”2011年,黃紅纓去了很多地方,行程超過12萬公裡,終於在瓮安縣建中鎮找到了種茶的理想之地——這裡地處大山深處,土壤結構良好,適合發展有機茶種植。

2012年10月,黃紅纓帶著團隊來到貴州,一頭扎進大山。他們搭建起活動板房,吃住在山裡,平土地、筑梯田、建溝渠、栽茶苗……歷經12年,建中鎮果水村及周邊村寨的40余座荒山,被開辟成一座座生態茶園,基地總面積超1.2萬畝,也為當地群眾帶來2000個就業崗位。

為了推動產業升級,黃紅纓積極與科研機構開展合作,不斷提升茶樹栽培技術與產品質量,共獲得20余項實用新型專利,選育推廣的綠茶新品種還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証明商標。同時,她還組織開設農民培訓班,邀請農業專家講解茶葉種植技術和加工標准。

走進制茶車間,一股濃郁的茶香扑面而來,90后小伙尚廣波和工友們正忙著制新茶。“茶園一年三季都有產出。”2016年,尚廣波來到黃紅纓的企業務工,通過系統培訓學習,從打理茶園到加工茶葉,短短數年,他已基本掌握了種茶制茶的全部工序。黃紅纓說,守在家門口就業,每月收入4000多元,和尚廣波一樣,“茶園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人”。

如今,茶園吸引了9家大中型茶企入駐建中鎮,全鎮茶葉種植面積逐步擴大到3.42萬畝,建中鎮被認定為“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

山西沁縣黃米醋釀造技藝傳承人宋俊鵬——

“把釀醋技藝傳承發揚好”

本報記者 鄭洋洋

清晨,在山西長治市沁縣惠而旺食品開發有限公司,陽光洒在廠房院內一排排整齊的醋缸上。

步入醋酸發酵車間,溫度頗高,站一會兒便會出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沁州黃米醋傳承人、惠而旺食品開發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宋俊鵬雙手握住鏟子,在缸裡翻動著固態顆粒狀的醋醅,手法熟練而有力。隨著一次次翻動,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醋酸味。

一旁,28歲的學徒李君正把缸裡的醋醅翻到另一個醋缸之中。這是為了降溫而進行的“打平翻缸”操作,要持續15天時間。“宋師傅說,發酵環節最難掌握的就是溫度的控制和時機。”以前種地為生的李君,已經跟著宋俊鵬學了5年釀醋,一個月有將近4000元的收入,“學會獨門技藝,咱也是手藝人了!”

宋俊鵬的爺爺曾是一名釀醋匠人,耳濡目染下,宋俊鵬從小就對釀醋工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上世紀90年代,宋俊鵬在太原市清徐縣的一家醋廠當工人,進一步掌握了釀醋工藝的訣竅,后來便回鄉開起了醋坊,走上了自主創業的道路。

沁州黃小米是當地特色作物,可當時的市場銷售並不穩定。有一次,宋俊鵬看到鄉親們攢下的陳米賣不出去,便有了一個想法:“小米不容易晒干,發酵后雜質少,能不能試著用小米來釀醋呢?”

“一曲、二水、三工藝。”這是宋俊鵬常挂在嘴邊的話,也是他對黃米醋釀造技藝的總結。“水取自沁縣當地的天然泉水,工藝則是堅持用傳統手工的老陳醋釀造工藝。”宋俊鵬說,唯獨制曲,需要自己探索。

經過長期探索,宋俊鵬逐漸總結出制曲的一些訣竅。“比如,在晾晒時,大曲溫度不能過低,但也不能高於40攝氏度,因此必須每兩小時就要察看,判斷車間是否需要開窗通風或者增溫。”宋俊鵬說。

如今,在宋俊鵬的公司裡,有20名脫貧戶和殘疾人。逢年過節,宋俊鵬還會向沁縣各村的清潔工、脫貧戶贈送黃米醋。

“醋好吃,也因為用的是鄉親們種植的小米,我想把釀醋技藝傳承發揚好,更好回饋鄉親們。”宋俊鵬說。

海南儋州市土法制糖技藝傳承人吳少玉——

“為更多人送去幸福和甜蜜”

本報記者 孫海天

剛走進生產車間,記者便聞到一陣扑鼻香氣。眼前,6名工人按順序操作6口大鍋,小火撇泡、大火熬煮、猛火蒸發、微火出糖,甘蔗水從液體煮成了固體,隻等進一步定型、晒干、碼好,便成了一塊塊糖條。

這裡是海南儋州市白馬井鎮學蘭村的“海儋土糖”生產基地,學蘭村村民羊壯年已經在土糖生產基地工作了6年。從前在地裡種甘蔗、花生,收入勉強維持家庭生活,如今羊壯年在基地工作每個月工資近5000元,3年時間家裡就蓋起了樓房。“不僅學到了手藝,收入也不錯!”羊壯年說,“這是一份很甜蜜的工作。”

創造這份甜蜜事業的人是土法制糖技藝第六代傳承人吳少玉。2013年,在上海創業的吳少玉回家過年,看到祖輩傳下來的“吳氏糖寮”裡制糖工具老舊、工人寥寥,心裡不禁泛起一陣酸楚。“人老了,鍋舊了,恐怕以后再也吃不到土法制成的糖咯。”父親吳小健說。

受到父親話語的觸動,吳少玉有了返鄉傳承手藝的想法。“土法制糖流程多、產量低、人力成本高。”吳少玉說,“傳承好土糖制作技藝,要讓土糖更好融入市場。”

起初,吳少玉通過走訪不少制糖作坊學藝,生產出了第一批土糖。然而,由於保存方法不當,發出的土糖六七成都出現了霉變。收到客戶反饋后,吳少玉一邊召回並銷毀產品,一邊帶領技術人員改良土糖制作工藝。2015年,她升級了自家作坊,建起標准化生產車間。經過升級后的“海儋土糖”生產基地順利拿到了海南傳統工藝土糖行業第一張生產許可証,並達到了出口標准。

“咕嘟嘟……”鐵鍋裡,蔗糖水正不斷翻滾冒泡。經過四五個小時的熬煮后,大部分水分已經蒸發,便到了香味最濃、起糖出鍋的時候。“起糖早了沒法凝固,晚了糖有苦味,這火候的掌握便是土法制糖的訣竅。”熱氣騰騰間,吳少玉不斷攪動著鍋內黏稠的蔗糖水,“除了掌握火候,還需要耐心。榨蔗、熬糖、分蜜、榨汁、開泡、趕水、搖瓢、凝漿、看糖等18道工序,每一道都必不可少。”吳少玉說。

眼下,為了開拓土糖的市場,吳少玉還在進行更多的嘗試。細分產品類型、推出新潮包裝、組建直播團隊……“希望通過努力,為更多人送去幸福和甜蜜。”吳少玉說。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4年10月23日 第 06 版)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