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六盤水:旅居“火”起來 游客“留”下來

2024年10月15日15:33 |
小字號

“群山環抱,森林蔥郁,氣候涼爽,空氣清新,是個避暑養生好地方。”

“在欣賞自然美景的同時,也能領略到濃郁的民族文化。”

“羊肉粉、烙鍋、牛肉火鍋等美食眾多,令人回味無窮。”

……

乘船夜游。 黃蜀錦攝

乘船夜游。 黃蜀錦攝

今年酷暑時節,“19度的夏天,360度的激情”吸引了無數游客。據銀聯貴州分公司關於游客在商圈景區文旅行業的消費記錄顯示,今年1至8月,在六盤水消費4592萬人次,金額479億元,均排全省第3位,僅次於貴陽和遵義。

這個好消息讓六盤水人歡呼雀躍!持續擦亮“中國涼都”名片聚“人氣”,打造避暑旅居城市的目標一步步變為現實。

據統計,自避暑季開始(5月至8月),全市已接待過夜游客243.84萬人次,同比增長12.37%。大多數避暑游客的平均停留時間超過一周,許多老年游客甚至停留三四個月,將“旅游”轉變為“旅居”,“流量”轉化為“留量”。

“候鳥式”遷徙、“隨天氣養生”等概念已成為旅游行業的熱門詞匯。避暑游、康養游、鄉村游、花樣夜游等具有旅居特色的旅游活動,助力六盤水文旅消費市場“熱力十足”,充滿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在六盤水避暑超過三個月了。孫子孫女過完暑假都回去上學了,我們嫌回老家35度的天氣太熱,因此,決定延長租期一個月,盡情享受一次沉浸式的游玩體驗。”四川內江的66歲游客吳華玉說。

相較以往“到此一游”的旅游方式,今年越來越多的游客更傾向於體驗“旅居中國涼都避暑的生活”,深入感受當地人的日常生活,從而使更多的人愛上六盤水、留在六盤水、消費在六盤水。

旅游與旅居,雖僅一字之差,卻蘊含著截然不同的體驗。旅游的核心在於“景”,它是一種短暫的休閑活動,注重旅途的順暢和愉悅。而旅居的核心在於“居”,它是一種融合居住與旅游的創新生活方式,強調深入體驗不同地方的風景、文化和民族風情,是一種更為深入的體驗式旅游。相對而言,旅居的群體多為“候鳥”老人。

對於一個沒有國內外著名景點的六盤水來說,發展旅居業前景廣闊。因為我們有著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這是我們的底氣,也是發展旅居業的首要條件。

地處烏蒙山麓的六盤水,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一顆綠寶石,這裡的平均海拔在1400米到1900米之間,造就了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獨特氣候。當全國多數地區進入“蒸籠模式”之時,六盤水卻保持著平均19.7℃的氣溫,宛如世外桃源般清涼宜人,是逃離酷暑、享受自然的絕佳選擇。

作為森林覆蓋率高達62%的全國森林城市,得益於良好的森林和水體調節作用,這裡的負氧離子濃度每立方厘米高達2萬個,平均風速每秒低於3米,全年涼爽舒適級氣候達223天以上。因其涼爽、舒適、滋潤、清新的氣候條件,2005年,六盤水被中國氣象學會授予“中國涼都”稱號,成為全國首個以氣候特征命名的城市。

倘若說涼爽宜人的氣候是大自然慷慨的饋贈,那麼便捷的交通網絡、良好的生態環境、多樣的文旅景觀以及全國文明城市和諧的社會氛圍,便是六盤水市為構建理想旅居目的地所鑄就的堅實基石。

這些年,圍繞資源、客源、服務“三大要素”,六盤水不斷優化軟硬件設施,積極完善文化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全面提升文化旅游發展環境,豐富旅游業態提升核心競爭力,持續推動“文旅、體旅、農旅、康旅、橋旅”等多業態融合,打造了54個A級旅游景區,1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9個省級旅游度假區,8個國家鄉村旅游重點村鎮,45個省級以上鄉村旅游重點村鎮,構建起一系列多樣化且特色鮮明的避暑旅居產品。

特別是連續21年舉辦的中國涼都·六盤水消夏文化避暑旅游季活動,為六盤水帶來超高人氣。持續近半年的避暑季,零門票、零距離的河上巡演、街頭藝演、民族節日實力“寵粉”,讓游客體驗不一樣的涼都風情。

這一邊,數萬人過起了彝族火把節、六月六布依族風情節、苗族跳花節,場面盛大恰似節日嘉年華﹔那一方,3.2萬人在市中心城區跑起了馬拉鬆,在涼爽裡盡享運動的暢快。

白日裡,各大景區人頭攢動,中間夾雜著天南地北的口音﹔入夜后,街區裡流光溢彩,鄉村被星光點亮,四處升騰的煙火氣,讓這裡活力綻放。

“避寒到三亞,避暑來涼都”逐漸為外界所認知。“中國涼都·六盤水”已成為貴州避暑旅游的“金字招牌”,再次蟬聯夏季候鳥式養老棲息地的第一名就是最好的印証。

7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學發布了《2024中國候鳥式養老夏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該指數綜合考慮了17項指標,包括氣溫、氣壓、濕度、空氣質量、水體質量、醫療條件、交通便捷度、區域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是否文明城市、生活成本等,對76個城市進行了排名。六盤水連續兩年位居榜首,成為最適合夏季養老的城市之一。

“指數發布旨在服務老年人,中國60歲以上人口超3億,是旅游市場關鍵部分。盡管夏季高溫,仍有涼爽之地。除了知名避暑城市如青島、承德等,還有六盤水、呼倫貝爾、貴陽等更多適合候鳥式養老的地方。為幫助老人了解這些地區,我們發布了這個指數,作為他們的實用手冊。”上海交通大學養老行業研究團隊首席專家羅守貴教授在發布會上說,誰能為候鳥老人提供高質量服務,誰就能贏得尊重的同時收獲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銀發經濟方興未艾!

“這份指數的發布,讓我們有了更廣泛的選擇范圍,貴州六盤水可以成為我們優先考慮的避暑勝地……”一時間,搜索“六盤水避暑”的數據激增了140%,尤其是來自重慶、四川、湖南、湖北、江蘇和浙江等地區的老年群體,紛紛將六盤水作為夏季避暑的理想之選。

致力於打造避暑旅居城市的六盤水,緊盯著龐大的“候鳥”老人群體,遵循“機構、社區、居家三位一體,市場、品牌、連鎖三化聯動,市、縣、鄉三級並進,區域化運營整合”的發展策略,全力構建了一個多元化的養老服務保障體系,以確保每位老年人都能感受到歸屬與關懷。

在這個體系中,居家養老是基礎,社區養老是支撐,機構養老則作為重要補充,醫養結合的理念貫穿始終。39家全天候托養服務機構,擁有總計3797張床位,滿足了從日常照料到專業護理的各種需求。每月1700元至3000元的“高性價比”,既保証了服務質量,又兼顧了不同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

清涼一夏。 姚詠攝

清涼一夏。 姚詠攝

全市現有的10家醫養結合機構,配備有322名專業人員,提供596張床位,全力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和生活照顧。借助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台,六盤水實現了跨省異地住院直接結算,極大地方便了外省市老年人的就醫報銷。

同時,政府還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事業,通過“公建民營”模式,培育了“萬樹齡”“楷華養老”等本土民營養老品牌,引進湖南普親、河南恆康等省內外知名養老品牌落戶,共同構建多元化的養老服務格局。

為了讓“候鳥老人”更好地融入當地生活,六盤水提供了多樣的社會活動,無論是加入廣場舞隊伍,還是參與合唱團演出,抑或參觀圖書館、博物館,老人們都能在這裡找到樂趣與歸屬感。

位於風景秀麗的以朵森林公園的水城區萬樹齡養老院,擁有寬敞明亮的餐廳、設施完善的娛樂室、洋溢著歡聲笑語的卡拉OK廳、多功能活動室(健身室)以及各種規格的住房,滿足不同老人的需求。今年夏天,來自四川、重慶、湖南、湖北等地區的候鳥老人紛紛慕名而來,120張床位悉數被預訂一空。

“這裡氣候好,風景好,空氣好,吃得也好,交通也方便,真是避暑天堂,康養勝地。來到這裡感覺身體都壯了不少。”在這兒避暑一個多月的胡女士說。

“沒想到,炎炎夏日也能泡溫泉。”六枝落別溫泉度假區擁有多個特色泡池,隱匿於綠意盎然的山林中,來自湖北武漢的游客陸文軍體驗后表示,這裡的環境清新,仿佛在森林中進行了一場SPA。

康養產業正逐漸成為六盤水市避暑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據不完全統計,僅一個火把節期間,康養旅游就為當地創造了超過4800萬元的收入,並帶動了3000多人次的就業機會。

避暑帶來的民宿熱、租房熱、賣房熱、美食熱則是讓六盤水人實實在在嘗到了甜頭。

“我家的民宿,6月至8月份,幾乎天天滿房。我家在明湖濕地公園附近的房子,每到夏季,好租得很。一月3000元的房租,比平時翻了三倍。”市民胡女士和楊先生說。

“與其租房,不如直接購買一套房產,因為房價並不昂貴,而且我們經常需要來這裡避暑。”來自重慶的李先生在鳳凰山訂購了一套房子。據統計,今年7月1日至8月5日,全市共網簽商品住宅1812套,其中外地人購房561套,佔比30.96%。

“我的烙鍋店在6月至9月的收入超過了其他月份的總和。每天都是客滿,我們不得不頻繁補貨,忙得不可開交。”一位烙鍋店的老板興奮地講述他的生意興隆。

避暑勝地的名聲打響,六盤水也屢獲各類殊榮,連續兩年上榜夏季候鳥式養老棲息地首位、上榜馬蜂窩中國生態旅行“避暑度假”推薦榜,入選全國避暑旅游優選地。上榜攜程發布2024暑假包車游小城前五名,熱度上漲198%。“涼資源”正在轉變為“熱流量”,“熱流量”帶來“經濟熱”。

“自7月中旬起,周邊100多家民宿和旅館的客房入住率高達98%,日均營業額翻倍。”烏蒙大草原景區負責人介紹,今年,景區帶動盤州市坪地鄉消費服務產值超4000萬元,成為當地鄉村振興和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新亮點。

在鐘山區月照養生谷,來自各地的游客聚集聊天散步,享受涼爽氣候。他們租住旅店或民宿,短則十天半月,長則兩三個月,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2023年,鐘山區月照養生谷共有民宿51家、1961張床位,2024年增長到民宿63家、床位2277個。

六盤水,這座兼具自然美景與人文氣息的城市,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來避暑旅居,享受一段難忘的清涼之旅。(李曼、李佳)

(責編:李麗萍、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