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縣:走進陳旗傳統村落 探尋軍屯生活

在普定這片土地上,坐落著眾多傳統村落。其中,距離縣城較近的當屬黃桶街道陳旗村,該村在2015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這裡的民居以石木結構為主,夾於群山之中,其形態猶如肩挑田疇,又似一座古堡巍然屹立。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陳旗村,領略古朴建筑所散發的獨特魅力。
走進陳旗村,就能看見錯落有致的石頭房子,它們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石頭鋪就的巷子蜿蜒曲折,連接著一戶戶人家。古朴的石牆、木質的門窗以及青瓦覆蓋的屋頂,構成了一幅充滿歲月韻味的畫卷。
普定縣黃桶街道陳旗村一角。
黃桶街道陳旗村副支書張文棟介紹,陳旗村的傳統村落體現在住房上,主要是以徽派建筑和黔北民居為主,文化傳承以花燈為主。徽派建筑保存還有五處,黔北民居還有130余處。徽派建筑以防火防盜為主,黔北民居以居住為主。
陳旗村之前也叫做“陳旗堡村”,該村的建筑風格獨具特色,既保留著黔北民居的質朴與實用,又融入了徽派建筑的淡雅與精致。這種獨特的建筑韻味,是歷史與文化的交融,是先輩們智慧的結晶。在這個村落裡,每一座房屋、每一條巷子,都散發著濃厚的歷史氣息,讓人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過去。
陳旗村的歷史如同一部厚重的史書,隨著調北征南,一群滿懷壯志與使命感的士兵踏上了這片充滿未知的土地。
普定縣黃桶街道陳旗村村落一角。
“這個村以前叫‘城基礎’,是在清代時候改名叫陳旗堡,調北征南的士兵來這裡准備在對門的丫口寨建個城,但由於水源不夠用,只是打了個基礎就叫城基礎,最后到清代時候改為陳旗堡村。”黃桶街道陳旗村村民張順文說,因為和這個村有很深的感情,這裡民風淳朴,親戚朋友已經連成一片,互相往來而且感情比較深,願意居住在這裡。
目前,陳旗堡村仍居住著3000余人。他們在這片有著悠久歷史的土地上,延續著先輩們的生活方式,傳承著古老的文化傳統。這裡的人們相互扶持,鄰裡和睦。盡管時代在不斷變遷,但陳旗村的人們始終堅守著這片土地。
陳旗村的傳統建筑承載著幾代人的歷史記憶,是村裡的文化瑰寶,也是村民的精神寄托。張支書告訴我們,政府重視,村民參與,共同保護了這些老房子,讓陳旗村的歷史文化得以傳承。在談到古建筑保護時張文棟表示,現在是主要通過安放消防器材,定人、定時進行巡查保護。下一步,村裡打算引進公司,在保護好古建筑和民居的前提下做好開發。(文/圖 林倚帆、楊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