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葡語國家議員研討班走進江蘇、貴州——
感受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
近日,非洲葡語國家議員研討班成員在華參訪,來自安哥拉、佛得角、莫桑比克、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等國的25名議員和議會高級官員先后訪問江蘇、貴州等地,實地了解中國在鄉村全面振興、基層治理、港口貿易、數字經濟等方面的發展情況。他們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成績斐然、前景廣闊,希望通過加強立法機構交流,促進民心相通、共同發展,為推動非中務實合作、攜手推進現代化事業注入更多動力。
“既有城市的便利服務,又有鄉村的安靜美麗”
碧波蕩漾,黛瓦白牆。在江南煙雨中,研討班成員來到江蘇張家港市南豐鎮永聯村。跨過小橋流水,駐足農耕文化園,他們體驗非遺瓷器制作,嘗試揮毫潑墨,感受當下中國鄉村的生機與活力。
穿行在永聯村展示館、運行管理中心、數字生活館間,永聯村黨委書記吳惠芳細細講述起永聯村的村史,從白沙灘上圍墾建村,到挖塘養魚、自力更生,從並隊擴村、帶動周邊鄉村發展,到創辦鄉鎮企業、完成升級轉型,再到如今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提質增效、文化賦能品質生活,每一步都凝聚著當地政府和民眾的汗水和心血。
“永聯村的基礎設施完全不輸大城市,這裡環境干淨整潔,居住舒適,既有城市的便利服務,又有鄉村的安靜美麗。”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國民議會聖普—中國議會友好小組成員伍安多·卡斯特羅感慨道,在這裡,村庄內部的制度建設井井有條,通過集體經營、資源共享等方式,村民收入增加了,文化生活豐富了,生動地展示了中國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成果。
峰壁險峻,山勢雄奇。在青山綠水間,研討班成員來到貴州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太漂亮了!”站在烏江源百裡畫廊化屋觀景台上眺望,江水在雲霧繚繞間蜿蜒流淌,依山勢而建的古朴苗寨若隱若現,研討班成員紛紛停下腳步,拿出手機拍照留念。
化屋村原名“化屋基”,苗語意為“懸崖下的村寨”,村民以苗族為主,曾經經濟發展面臨困難。近年來,化屋村依托綠水青山的生態優勢,發展鄉村旅游等產業,讓村民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致富。
在苗繡車間,研討班成員被精妙的“指尖技藝”吸引,紛紛購買相關文創產品。通過將“指尖技藝”持續轉化為“指尖經濟”,化屋村不斷擴大苗繡產業規模,開發出苗繡蠟染文創等100多種產品,通過電商、直播帶貨等方式遠銷各地。
“貴州鄉村發展非常有活力,在扶貧減貧、生態環境治理方面的經驗值得學習和借鑒。”佛得角國民議會第一副議長、管理委員會主席、佛得角—中國友好小組組長阿爾明多·達·路斯表示,在這裡,他了解到如何進行鄉村的規劃治理,也觀察到如何在保護環境的同時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
“大家坐在一起想辦法,才能解決問題”
雨后初霽,走進貴州畢節市百裡杜鵑管理區的颍川村,道路干淨整潔,車輛停放有序。就在幾個月前,村裡的道路狀況還不是這樣。“當時村裡的內部道路有比較嚴重的坑窪,有的位置還有污水流到路面。”指著腳下的瀝青路面,講解員告訴大家,當村裡的聯絡員收集到關於路面坑窪問題的社情民意信息后,村黨支部、基層聯絡站積極對接有關部門著手解決,很快修建了新的排污管道,鋪設了瀝青路,美化了村裡的人居環境。
颍川村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畢節基層立法聯系點的基層聯絡站。在這裡,“警民議事會”“院壩會”“宣講會”“立法調研座談會”等活動確保了政策、法律法規得到及時宣傳,聽証會、座談會、討論會等方式則暢通了社情民意渠道。
“中國的基層治理非常有效!”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國民議會人權、公民、合作與僑務委員會委員若熱·邦多索說,村民們不僅能享受到完善的基礎設施,還有反饋問題的通道,幫助他們更高效地利用各項政策和資源來保障自身合法權益,“這種做法值得借鑒。”
“這是德豐社區‘網格巴士’代表移動站點,朝南村‘埭上家委會’聯系點設置在田間地頭,福民村聯系點設在黨員中心戶家中,元豐社區‘議政微廣場’聯系點已從線下搬到了線上……”在張家港市德積街道人大(議政)代表履職中心,工作人員為研討班成員詳細介紹人大代表深入群眾、了解民情的具體實踐。不遠處的議政長廊上,幾名居民正坐在小橋流水中間,向人大代表傾訴心聲、表達訴求。
近年來,江蘇省各級人大以“群眾找得到代表、代表辦得成事情”為工作理念,持續打造一批符合當地需要、各具轄區特色的代表聯絡站(點),德積街道率先實現了8村2社區代表聯絡站點全覆蓋。
“困難和挑戰永遠不會消失,大家坐在一起想辦法,才能解決問題。”安哥拉國民議會主席團第一秘書、憲法和法律事務委員會成員曼努埃爾·鄧波表示:“中國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既提高各層級機構辦事效率,又充分保障個體權益。中國經驗告訴我們,要把人民的力量凝聚起來,才能實現發展。”
“為我們的發展帶來新機遇,讓更多民眾從中受益”
一步一景,滿目蔥蘢,來到長江奔流入海前的最后一道灣——江蘇張家港灣,研討班成員詳細了解當地淘汰沿江低效產能,清退污染企業,推動江灘濕地生態修復,還江於民的歷程。
“我們有著和中國相似的自然稟賦,可以學習、借鑒中國的經驗。”在張家港港務集團,莫桑比克議會議員費爾南多·阿裡被港口的運作和貨輪裝卸的高效流程深深震撼。他認為,張家港很好地利用了港口條件推動經濟發展,莫桑比克可以借鑒中國的做法,推動沿江城市的現代化發展。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我們先后修建公路13417公裡,隧道311座,橋梁2138座,鋪設路面超過5000公裡……”在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企業文化展廳裡,研討班成員直觀感受到高質量基礎設施建設為當地百姓生活帶來的極大便利。莫桑比克議會抵運黨黨團領袖維亞納·馬加良斯感慨道:“中國基礎設施建設能力令人印象深刻,高鐵、公路等建設規模和水平均居世界前列。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是實現國家發展的有效途徑。”
萬橋飛架,天塹從此變通途﹔大數據賦能,高質量發展態勢更加強勁。在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交流體驗中心,由圓形LED屏構成的“數據之眼”格外醒目,貴州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民生服務、社會治理和鄉村振興等領域的融合發展情況一目了然。
“中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的發展全球領先。”見識到電子商務、電子支付等眾多數字化應用場景后,路斯表示,“數字經濟不僅能夠賦能高質量發展,還可以將發展成果融入民眾的日常生活,豐富民眾的美好生活體驗。”
“百聞不如一見。”卡斯特羅說,“我要把看到、感受到的中國經驗更好地介紹到我的國家,應用在國家治理的實踐中,為我們的發展帶來新機遇,讓更多民眾從中受益。”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4年09月03日 第 1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