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王凡:當好梨樹村的“法律明白人”

2024年08月29日09:03 |
小字號

今年29歲的王凡是黔西南州安龍縣篤山鎮梨樹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對王凡來說,還有一個特別的身份讓他很自豪——梨樹村“法律明白人”。

多年來,王凡堅持帶頭學法用法,並團結帶領村支兩委及廣大村民不斷做深做實基層依法治理各項工作,通過不斷鞏固和提升基層依法治理工作,終於在2023年使梨樹村成功創建成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

從山東農業大學法學專業畢業的王凡回到村裡后,以26歲的年紀就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同時也成為了村裡的第一名“法律明白人”。

開始的時候他不被村民們看好,“年輕沒經驗”的標簽時刻困擾著他。但是王凡深懷一顆敢闖敢干的心,將整個梨樹村的發展扛在了肩上。結合村情實際及自身專業知識,王凡集思廣益,首先通過村“兩委”共商,黨員大會及村民代表會議決議,明確了依靠該村良好的山地戶外運動資源稟賦,做好旅游產業化文章,同時提升基層依法治理工作,開展法治鄉村建設,著力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激發鄉村發展的內在活力。

為凝聚工作合力,他以每季度的聯戶工作日為契機,組織9名村民小組長、31名聯戶長、9名寨老開展“法律明白人”培訓,同時還邀請村法律顧問,以及鎮司法所、縣司法局等單位的業務專家進村開展法律知識培訓,至今已培訓“法律明白人”49場388人次,覆蓋全部9個村民小組,既提升了村干部依法辦事的能力,也增強了村民依法維權意識和能力。通過考察培養,他還將兩名學習能力強、辦事公道的“法律明白人”聘為村干部,參與村級事務管理,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對村委工作的支持。

“少講空話大話,多為群眾辦實在事。”王凡一直是這樣做的。在日常工作中,他接觸最多的,就是在所有矛盾糾紛中佔比達40%的家庭矛盾和情感糾紛。由於自身所具備的法律知識相對比較系統專業,王凡積極運用自身所學,耐心為糾紛雙方進行解釋疏導,有效避免了情感糾紛中“民轉刑”“刑轉命”的發生,得到村民一致認可和好評。

梨樹村是省體育局、黔西南州司法局的駐村幫扶點,王凡積極同幫扶單位對接,充分運用幫扶政策,籌辦了以“文體融合、法伴人生”為宗旨的社體指導員培訓活動,組織村“法律明白人”和體育愛好者等100余人參與活動,既在培訓中鍛煉了身體素質,又在活動中學習了法律知識,以寓教於樂的方式不斷充實“法律明白人”隊伍。

為營造良好的法治宣傳氛圍,王凡同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共商,決定以升級打造“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村裡的法治文化建設。他組織梨樹村9個村民小組開展法治元素的牆畫制作,並修建了梨樹村廣場法治文化長廊,集中宣傳展示憲法、民法典等內容,使法治元素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讓群眾直觀地感受到法治就在身邊。

“要做好基層依法治理工作,就要抓住‘人’這個關鍵。”王凡帶領梨樹村探索運用以“黨建為引領、三化為抓手、十項機制為保障”的“1310”基層治理方法,引導廣大群眾由“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轉變,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推動移風易俗取得新成效。

2022年以來,梨樹村未出現一起濫辦酒席、高價彩禮等陳規陋習,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朴民風新氣象已然形成。同時王凡積極踐行“四議兩公開”制度,村級事務財務定期公開,村民知曉並參與村級決策。在近兩年的時間裡,梨樹村共謀劃實施了14個鄉村振興建設項目,黨員、村民代表參與決策,做到民主議事、民主決策、公平公正公開,各類項目的建設與實施落地快、效果好,受到村民一致好評。

隨著和諧和美宜居宜業美麗鄉村建設的不斷深入以及梨樹村旅游產業的不斷發展,王凡看准時機乘勢而為,鼓勵村民大力發展民宿產業,並使用東西部協作資金將兩棟村民閑置房屋改造為民宿,這一舉措使村民每年增收3萬余元,村集體每年收入15萬元分紅資金,帶動9戶村民自行改造閑置房屋發展民宿,收到良好經濟效益。同時,王凡還主動向鎮司法所和村法律顧問尋求法律支持,為民宿業主提供關於涉及合同訂立、房屋租賃等方面的相關法律風險提示,大力宣講相關政策法規,為民宿產業的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的開局,也為未來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一名“法律明白人”,王凡不斷在基層依法治理方面下功夫、求突破,切實增進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貴州省司法廳)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