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畢節:稅收服務送到火把節

近日,貴州省畢節市火把狂歡暨避暑旅游季在赫章縣阿西裡西·二台坡景區火熱開幕,畢節市稅務部門組織青年服務隊,到景區送政策、送服務。
火把節是彝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沿襲逾千年。畢節市赫章彝族火把節於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當地將火把節系列活動與避暑旅游產業相融合,豐富旅游業態,促進文旅融合。
旅游季期間金沙縣稅務人員開展稅收宣傳。曾興瑋攝
火把節期間,畢節市推出“夜郎古國探源之旅”“烏蒙高原康體之旅”“趣野山水休閑之旅”等5條精品旅游線路,串聯起畢節各縣區優質文化旅游資源,並舉辦烏蒙歡歌、非遺展示、斗羊賽馬、民族盛裝巡游等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實現“文化搭台、旅游牽引、經濟騰飛”,以旅游季、火把節引流帶熱避暑經濟,助推畢節文化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畢節市通過發展文旅產業帶動鄉村振興,僅赫章縣興發鄉今年的旅游綜合收入就達1700余萬元。興發鄉興發村村民王艷飛利用自建房做起了民宿生意,她說:“火把節帶來了客流量,民宿生意特別好,我日均接待就餐、住宿的游客300多人。預測到我們開票業務量會增加,稅務干部前期就上門輔導,旺季來了我們也不慌。”火把節開幕后,稅務干部主動上門問需,幫助民宿經營者解決涉稅難題。
旅游季期間威寧縣稅務人員開展稅收宣傳。韓瑾攝
經歷了個體工商戶再到小微企業發展歷程的赫章縣韭鄉風情酒店的負責人雷洪說:“除了增值稅免征額外,我們每年還能享受減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政策,在稅務干部的耐心講解與輔導下,我們對發票、申報等各方面的業務流程都很清晰明了,現在我們可就放心了。”
畢節稅務部門以“落實稅收政策+精准稅收服務”為雙引擎,深入開展“春雨潤苗”專項行動,以火把節活動為契機分析市場情況,建立“一戶一檔”“一企一策”網格化服務機制,在精准滴灌式服務上做足“繡花”功夫,通過走訪相關企業,及時了解、幫助解決企業難點、痛點、堵點問題,積極落實相關稅費優惠政策,及時響應企業訴求,助力暑期文旅產業發展。
旅游季期間演出人員在交流。劉琳攝
“文旅融合發展也為我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彝族服飾的繁榮帶來了生機和活力。”赫章縣娜咪魯民族文化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張志倩說。作為一家以開發傳承烏蒙山彝族服飾和手工藝品為主的民族文化企業,該公司是赫章縣民族文化支柱產業之一,彝族工藝產品聞名遐邇,廣受消費者歡迎。為秉承愛心與責任並肩的經營理念,公司在傳承發展民間刺繡的同時不忘根本,採取“合作社+企業+農戶”的運營模式,帶動77戶貧困戶參與入股。自2020年至今,累計分紅344960元,平均每戶累計分紅4480元,實現了村民“在家門口上班、在家門口掙錢”的願望。
隨著鄉村旅游發展和韭菜坪景區的開發建設,娜咪魯生產的民族服飾和工藝品也越加火熱。“國家對我們民族企業的發展支持力度很大,下一步,我們將抓住機遇,用好用足各項政策紅利,不斷探索融合流行元素與彝族傳統風格,制作更多大眾化的服飾,借助網絡銷售渠道,讓公司產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帶動轄區群眾就業增收,助推鄉村振興與民族文化產業發展。”談起對未來的規劃,張志倩信心滿滿地說道。(童霖、鄧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