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仁懷:歷史文化遺產煥發蓬勃生機

2024年07月04日14:47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仁懷市深入挖掘保護酒類歷史文化遺產,開發保護茅酒之源、遷建仁懷博物館,將酒類歷史文化遺產納入城市發展戰略,綜合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走進位於北緯27度黃金釀酒帶的茅台酒鎮,神秘赤水河蜿蜒而過,享譽世界的茅台酒誕生於此,得天獨厚的釀造環境與神秘的釀造工藝沿用至今,傳奇的秘密就記錄在茅台酒鎮一件件古老而鮮活的文物中。佔地二十余畝的茅台酒釀酒作坊群,是茅台酒廠制酒一車間所在地,釀造體系完備,在保留其原始建筑風貌和釀酒功能基礎上通過合理開發,建設成了獨具文化特色的歷史文化展示區,也是舉世矚目的茅台酒發源地——“茅酒之源”。

仁懷博物館。

仁懷博物館。

這是從兩漢至今最早釀造體系的實物見証,是中國醬酒文化的根,承載了深厚的歷史底蘊。在這裡,茅台釀酒人制定了完整工藝操作規程,確立了茅台酒醬香、窖底、醇甜三種典型體系,為我國白酒香型的劃分奠定了基礎,開啟了中國白酒香型分類的新時代。

茅台酒釀酒作坊群。

茅台酒釀酒作坊群。

2018年“茅酒之源”被評為國家級工業遺產,發揮著工業遺產群的文化價值和文化效應,是茅台鎮乃至醬酒釀造行業的精神地標與文化源流。

博物館作為城市文化積澱的載體。2024年,仁懷市對博物館進行了搬遷。在新落成的仁懷博物館,保存著數千件文物,展示著仁懷作為中國醬香白酒核心產區的深厚底蘊。

茅台酒釀酒作坊群。

茅台酒釀酒作坊群。

走進仁懷博物館,扑面而來的是厚重的文化自信與認同。在這裡,冰冷的文物成了鮮活的文化符號,展現著仁懷的文化風格、人文品質和歷史氣韻,一步一景,走過漫漫歷史長卷,和前人這場跨越時空的“約會”讓人酣暢淋漓。博物館收藏文物“夾砂陶大口尊”,是赤水河流域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酒用器皿,與同時出土的商錐刺紋圜底瓶、商繩紋平底杯表明,仁懷釀酒文化源遠流長。“第一次到博物館就感受到了仁懷酒文化的發展歷史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相信仁懷醬酒的發展肯定會越來越好,未來可期。”游客雷沙說。

館藏文物“東漢翔鷺紋銅鼓”。

館藏文物“東漢翔鷺紋銅鼓”。

仁懷博物館全年可接待游客20萬人次。通過沉浸式布景、場景復原等方式,讓幾千年的文物活了起來。據工作人員介紹,出土於茅台鎮銀灘村的東漢翔鷺紋銅鼓,可以發現觀察東漢時期茅台人的祭祀場景和規模,也証明了仁懷在西南地區文明發展程度高、歷史文化久遠。“除了向游客解說文物的基本信息,更重要的是向游客傳遞文物背后的歷史故事以及歷史文化,讓游客更深刻、立體了解仁懷。”仁懷博物館工作人員賀文靜表示。

館藏文物“夾砂陶大口尊”。

館藏文物“夾砂陶大口尊”。

據了解,仁懷目前擁有3000余件可移動文物、4處不可移動文物、3條特色歷史街區和26個文物保護單位。此外,茅台鎮茅台酒傳統釀造工藝已被列入貴州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為仁懷城市建設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歷史文化基礎。(圖/文 余甚君、余蔓)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