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貴州思南:初夏第一口“甜糯”上市 鮮食玉米喜迎豐收

2024年07月03日09:52 |
小字號

今年以來,思南縣全面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不斷調整產業結構,積極發展周期短、見效快、前景好的鮮食玉米產業,促進鮮食玉米規模化發展。

清晨六點,位於塘頭鎮芭蕉壩的鮮食玉米基地早已“熱鬧非凡”,一陣陣“咔嚓咔嚓”的聲音從郁郁蔥蔥的玉米田裡傳來,伴隨著村民們交談的聲音,構成了一幅生動的勞作畫卷。

長勢良好的玉米基地(融媒體中心  供圖)

長勢良好的玉米基地。

走進鮮食玉米種植基地,隻見連片的鮮食玉米長勢喜人,成行成列的鮮食玉米郁郁蔥蔥,一個個渾圓的玉米棒顆粒飽滿,隨處是村民們搶抓晴好天氣,穿行其中採收玉米供應市場的忙碌身影。“這玉米長得真飽滿啊!”一個農戶邊採摘邊贊嘆道。

“確實結得不錯。”村民張雲華立馬接過話頭。隻見他麻利地把一顆顆玉米掰下放入身后的背簍。“10塊錢一個小時,雖然辛苦,但一想到這些玉米今天就能運往四川成都,心裡就覺得很值得,今天早上我大概採了有20背簍的鮮食玉米。”張雲華邊擦汗邊笑著說,笑容裡既有對豐收的喜悅,也有對勞動的自豪。

玉米(融媒體中心  供圖)

玉米。

“我們昨天正式採收,每天都有三十多人在基地裡務工,成都的客商今天下午就會來過磅秤重,我們負責採收,他們負責運輸。”思南縣新民惠家庭農場負責人鄧國洪表示。

據了解,今年是思南縣新民惠家庭農場第一年種植鮮食玉米,共種植101畝,現已全面進入成熟採摘期。除了鮮食玉米,剩下的玉米稈也大有用處,它們將被作為青儲飼料賣給周邊的養殖戶。“目前基地的玉米稈也找到了‘買主’,按照每畝150元的價格賣出的,玉米全部採收完成后,便一次性砍掉作飼料。這不僅充分利用了資源,還增加了另一份經濟收入。”鄧國洪說。

記工時(融媒體中心  供圖)

記工時。

據悉,該鮮食玉米種植基地部分採取“3+2”帶狀復合種植模式,待大豆收獲后,再種植“雙高”紅薯等農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實現一地多收的同時讓村民就近務工增收。

鮮食玉米是指具有特殊風味和品質的幼嫩玉米,也稱水果玉米,和普通玉米相比,它具有甜、糯、嫩、香等特點,因口感好、品相佳、營養價值高而深受市場歡迎。目前,全縣發展鮮食玉米1050畝,主要在塘頭鎮、許家壩鎮、張家寨鎮、大河壩鎮等7個鄉鎮,主推的品種有吉農糯7號、農科糯336、金彩糯2020等。

採收的玉米(融媒體中心  供圖)

採收的玉米。

為抓好產銷對接工作,思南縣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牽頭,先后組織召開產銷對接座談會和產品預售活動。目前,思南縣鮮食玉米主要銷往本地超市或成都,預計7月份將集中上市一批。同時,為延長鮮食玉米的銷售時限,縣級整合資金在張家寨鎮建設鮮食玉米初加工生產線1條,預計在7月上旬投產。(圖/文 蘇暢莉、陳敏)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