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制作空心面、蠟染作品、打糍粑……清華美院學子到綏陽開展暑期社會實踐

2024年07月03日14:33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7月2日,一輛大型客車緩緩行駛在公路上,車上載著的是來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20余名師生,而汽車行駛的終點,則是位於“鹽面新村”的遵義市綏陽縣張氏貢面食品有限公司,他們將在此正式開啟一段獨特的暑期社會實踐。

“哇!一進門就能聞到面的香味,感覺好清新。”

體驗揉面。鄭孟庭攝

體驗揉面。

“都是純手工制作的,手藝也太巧了吧……”帶著好奇,青年學子們走進空心面生產車間,和面、揉面、上杆、抻面、拉面,隻見工人們分布在各個工作間,各道工序依序進行,空心面復雜的工藝和工人們嫻熟的手藝讓同學們忍不住駐足觀看、拍照記錄。

體驗上杆。

體驗上杆。

綏陽空心面又稱“鹽水面”“銀絲面”“銀絲空心面”,是當地有名的特產,歷史悠久,採用古老手工藝制作,其面細如發絲,色白如銀,中空透氣,堪稱一絕。清咸豐年間,綏陽空心面曾作為貢品進獻咸豐皇帝,成為清宮御膳食品之一。

離開晾晒區,同學們對接下來的“動手”實踐環節充滿著期待。“面團要撮過去,揉回來,不斷地搓、揉、搓、揉,看清楚了嗎同學們?”“上杆也需要小小的技巧,使用巧勁才能順利上杆。”“拉面用勁要均勻,面的口感才會好,反復抖動拉長才是空心面的訣竅……”

體驗拉面。

體驗拉面。

在師傅生動形象的演示下,同學們紛紛上場體驗這一神奇的技藝,搓面團、上杆、拉面,一根根細長的面條在手上被逐漸拉伸,每個制作環節都讓同學們產生了濃濃的體驗感和成就感,制作成功的喜悅,也讓他們對綏陽空心面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制作技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覺得這個面非常神奇,跟我之前見到的所有面都不一樣,更有韌性、更細,直徑不到1毫米,而且裡面還是空心的,可以吹泡泡,真的是顛覆了我對面條的認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大三學生銀月禾是第一次來到綏陽,和從前自己吃過看過的面不同,這樣的“空心鹽面”讓她驚嘆不已,“我覺得空心面能夠成為非遺項目真是當之無愧,每一步都是純手工制作,工序復雜,不僅讓我體驗了傳統技藝,也感受到了工匠精神,今天真是收獲滿滿!”

參觀詩詞文化陳列館。

參觀詩詞文化陳列館。

鄉有詩方為詩鄉,詩有鄉始具詩魂。綏陽是有名的中國詩鄉,歷史文化源遠流長,不僅有傳統非遺美食,詩詞文化底蘊也十分深厚。位於縣城內的中國詩鄉詩文化陳列館是全國首家以詩文化為主題的陳列館,展示內容極其豐富,包含中國詩歌文化、詩詞加油站、“巾幗詩花”“老年詩家”“農民詩友”“詩鄉新芽”等多個板塊,集中展現了中國詩歌文化發展主脈和綏陽詩歌發展史,實現中國詩文化由秦漢到現代的“歷史穿越”。自開館以來,已經迎接了上萬名來自國內外的著名詩人、學者觀摩學習。

在當天行程的第二站,同學們在典藏的一幅幅詩歌文化作品前久久徘徊,端詳圖文並茂的展板、展牌等陳列設施,仿佛穿越到了詩人的世界,與之共話美好。綏陽詩文化的素養、詩文化的魅力在此刻展現得淋漓盡致。

“從北京來到綏陽,在這裡我不僅看到了美景,品嘗了美食,體驗了傳統非遺技藝,還深入了解了綏陽的歷史和文化,真沒想到祖國的大地上還‘藏’著這麼一個詩鄉,確實不虛此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大三學生國佳洋說。

體驗蠟染。

體驗蠟染。

下午時分,同學們在省級勞動教育綜合實踐基地,跟隨老師動手制作了蠟染,還體驗了一把“兒時”的柴火烹飪。

以白麻為底、以蜂蠟為墨、以靛藍為引,蠟染體驗現場,同學們使用蠟筆將自己喜歡的圖案繪制在織物上,簡單的麻布在他們的筆下生花,藍底白畫,至簡之色,至繁之美,變成了極具浪漫的藝術品。經過浸泡、開水煮沸后,一幅幅精美蠟染作品便出爐了。陽光下,同學們將自己的作品晾晒起來,各式各樣的圖案俏皮可愛,一幅幅精美的蠟染作品隨風飄揚,勾勒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晾晒蠟染作品。

晾晒蠟染作品。

生活與藝術共存,體驗過蠟染的浪漫后,生活的原生態也讓同學們十分雀躍。在柴火烹飪現場,同學們分工明確,洗菜、切菜、調料,蒸煮、油炸、炒制,他們紛紛拿出看家本領,在操作台上一展身手。從城市到鄉村,從未體驗過利用柴火做飯的他們,此刻也突破了自我,在品嘗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后,一張張青春的面孔上溢滿了純粹的笑容,大家的熱情感染著在場的所有人。

打糍粑。

打糍粑。

“這次我來研學,就是想體驗下當地的特色風土人情和少數民族的獨特文化,我會把這次行程中的所見所聞和貴州的壯麗山水都描繪下來,積累我的繪畫創作素材,豐富創作內容,留下獨屬於貴州綏陽的作品和記憶。”對於未來幾天的行程,國佳洋充滿著期待。

據悉,從7月2日至7月12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青年學子們還將走進寬闊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雙河洞景區、觀音岩富澤生態研學實踐基地、黃魚江鄉村振興示范點和“三線”軍工遺址教育基地等,領略自然風光,感受人文魅力,品嘗特色美食,並用他們的畫筆,將處處山水環繞的夏日詩鄉美景躍然紙上,將大美綏陽留存於在記憶之中。

同學們品嘗自己做的糍粑。

同學們品嘗自己做的糍粑。

綏陽擁有良好的自然資源稟賦和濃厚的文化底蘊,為大學生社會實踐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作為清華美院繪畫系的藝術創作基地,綏陽縣進一步加強與清華美院在資源共享、產品共創、活動聯辦、交流互訪、宣傳互動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全面做好清華美院師生來綏開展科研、教學、實習的對接、服務等工作,有力推動美院學子充分發揮學院專業特長,以文化和藝術賦能鄉村振興,將“五育”並舉融入教學實踐、社會實踐、思政實踐中,以實踐教學基地為紐帶,全面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素養,實現育人的創新、教學的創新。(圖/文 鄭孟庭、黃梅梅、唐鄭)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