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畫家用筆墨再現貴陽太平路歷史變遷
精美的畫面中,國潮版黔靈山獼猴神氣地蹲在貴陽貫城河上北門橋橋頭,旁邊游人熙熙攘攘,復原的北門昭示了城市老地標,以及城市悠久深厚的歷史。遠處,玉帶橋和高高低低的建筑,透著歷史與現實的交融,帶給人無盡的想象。
這幅畫裡的場景正是改造后的太平路潮匯街區北門水街入口處。是八旬老畫家袁富義,用了兩個月時間,所畫的一幅水彩畫。這幅畫,其實是袁老眾多關於太平路和貫城河畫作中的一幅。這些畫作,從最早的1960年代至今,真實地記錄了這片區域不同年代的歷史變遷。
1960年代的大同街。
1943年,袁富義出生在大同街,是生於斯長於斯的貫城河原住民,一輩子未曾離開過。少年時代,他在貫城河裡撈魚撈蝦,之后在河道中開挖的溝裡學習游泳,后來在鋪了水泥板的河道裡踢球瘋玩,直到整個河道封蓋,四周的高樓大廈雨后春筍般建起來,再到如今的全新改造,他都是真正的見証人。
2024年所畫的北門橋。
面對筆者,袁老特意從箱子裡,翻出了一幅幅精心封裝的畫作,然后講述了相應的場景和背后故事。最早的一幅畫作,是1963年的大同街:青石板鋪就的路面,兩層的木結構或磚木結構瓦房,朴素簡單的街道讓人很難和省會城市的繁華對應起來。而這,恰是城市飛速發展的見証。
八旬老畫家袁富義在創作。
難能可貴的是,畫於1972年的一幅畫,真實地再現了龍井橋當時的樣子。畫中,龍井橋上有一個四角亭,亭子下就是橫跨在貫城河上的龍井橋。一二十個人或坐在亭子底下,或坐著周圍的河坎、木材上,悠閑自得。為了回憶那段時光,今年2月,袁老在時隔52年后,又畫了一幅龍井橋的水彩畫,算是時隔半個世紀的呼應。
除了這些畫作,他還清晰地向記者講述了貫城河及太平路一帶的舊貌。如當時分列在他家房前房后的龍井廟和城隍廟,大同街人來人往的繁華景象,以及辦廟會耍龍燈時的熱鬧場面……記憶和畫作相互印証,讓幾十年前的貫城河北門橋一帶,更加清晰地呈現出來。
龍井橋。
“為什麼要畫貫城河和太平路一帶?因為我從小就喜歡畫畫,畫畫就得練習,就要寫生,畫得多,才有長進嘛。當時這些都是最近、最熟悉的場景,所以就畫下來了。”袁老說。
他告訴筆者,自己的作品《沙井》,就真實地再現了北門橋往西南,貫城河旁邊的第二口井。這幅畫曾經送去參展,並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通過畫作可以看到,由眾多方石砌成的沙井頗大,四周挂滿了晾晒的衣服,以及眾多瓦房和草房,給人帶來滿滿的回憶。
曾經位於貫城河邊上的沙井。
“龍井被米粉廠圈起來后,附近的居民都在沙井打水吃,水非常甘甜,特別好喝。”採訪中,其老伴也加入進來,一起回憶沙井的過去以及當時更多的場景和生活。
令袁老當年沒想到的是,幾十年前的那些畫作,在今天不僅具備藝術價值,更多了一份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因為這幅畫,袁老特意帶記者到貫城河邊,再次鎖定沙井的位置。他希望,這幅畫作能做成展品挂在貫城河邊上,讓更多的年輕人,直觀地了解那段過去的歷史。
“作為土生土長的貫城河原住民,對這片街區特別有感情。現在回頭看,城市真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這些畫,恰好記錄了原來的樣貌,確實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袁老說。
他對記者表示,改造后的太平路街區一片欣欣向榮,不僅市場火起來了,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也改善了。比如自己,就每天到河邊觀光、散步、打太極拳,這些都是過去不敢想象的。
如今,盡管已經八十高齡,袁老還是喜歡到戶外寫生、釣魚和唱歌 。不僅如此,他還把繪畫的過程錄下來剪輯,配上優美的純音樂,發到視頻號分享,並獲得眾多好評。慢慢看那些留言,仿佛一群老友圍坐在一起,共同回憶當年的貫城河和大同街,方言俚語中,盡是濃濃的回憶。(圖/文 趙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