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思南:借“創文”之力 繪就文明幸福景

城市環境如詩如畫,文明禮讓蔚然成風……如今,漫步在思南縣城,街頭巷尾、社區院落,整潔干淨﹔公共場所,處處禮讓謙和,舉止文明……每一個細微之處,都彰顯著文明的力量。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內在氣質,賦予城市發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深耕細作、久久為功。思南聚焦環境衛生整治,強化主動服務意識,切實把文明創建各項工作抓細、抓好、抓實,用實際行動不斷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全力打造美麗宜居的城市環境。
繪就文明幸福景。
為進一步改善城區環境面貌,營造舒適潔淨的宜居環境。思南將城區劃分為32個網格,把縣直各部門劃分到具體的網格中,通過網格化管理模式,進一步提升環境衛生管理服務水平,形成“網中有格、格中有人、人負其責”的管理機制。
近日,思唐街道積極開展志願服務活動,隻見志願者們穿著紅色馬甲,手持夾子、掃把、鏟子等清理工具,充分發揚“不怕苦、不怕臟、不怕累”的奉獻精神,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對負責網格的主次干道、人行道、背街小巷的衛生死角、綠化帶角落內的生活垃圾、雜物、白色垃圾、煙頭等進行清理和打掃。“我們負責的區域商戶多,人流、車流量也比較大,環境衛生治理工作存在較大難度,網格化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可以協助環衛工人做好環境衛生清掃工作,我覺得城市管理越來越精細和文明了。”工作人員張先生表示。
繪就文明幸福景。
路要淨,河要美。烏江養育了世世代代的思南人,思南縣青年志願者協會多次組織志願者開展“保護母親河 文明大家行”志願服務文明行動,他們沿著烏江河堤,認真清理河道邊的落葉、雜草以及隱藏在草叢裡的煙頭及生活垃圾。“我們組織志願者開展文明行動,目的是希望通過實際行動倡導文明風尚,引導更多的人參與到保護烏江、愛護環境的文明行動中來,使思南烏江生態建設持續向好,共樹文明之風。”思南縣青年志願者協會會長冷雪剛說。
街面干淨整潔,城市面貌煥然一新,隨處可見的“紅馬甲”已成為思南城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而穿梭在大街小巷倡導文明新風的除了“紅馬甲”,還有“藏青藍”。
繪就文明幸福景。
“您好,請將電動車退回等待區,耐心等待。”“騎電動車、坐電動車一定要戴好頭盔,遇到岔路口需減速慢行。”“請注意安全,不要闖紅燈。”“過馬路請走斑馬線。”“請遵守交通規則,非機動車不要走機動車道。”……思南縣公安交通管理局組織文明交通志願者在城區開展“文明在行動·創建齊參與”及“禮讓斑馬線·文明伴我行”交通勸導活動。志願者們身著馬甲、手持禮讓標志,對行人亂穿馬路及車輛不禮讓行人、逆行、越線等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同時向過往行人宣傳常用的交通安全知識和常見的交通安全指示標志,引導市民自覺遵守交通法規,號召大家不僅要做文明交通的倡議者,更要做文明交通的宣傳者,要用行動帶動身邊的人文明出行。
伴隨著陣陣文明新風吹遍烏江兩岸大地,曾經干淨的道路變得更加明亮,市民出行更加文明禮貌,居住環境更加舒適便利。人們在享受環境變化的同時也切身感受到文明創建工作帶來的好處。
非場天攤點。
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菜市場,承載著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幸福”。為此,思南因地制宜規劃定點市場,讓商販們“安心”營生。
清晨,走進非場天農戶自產品臨時經營點,買菜的市民熙來攘往,蔬菜、肉類、水果一應俱全。“街道路邊進行了規劃,我們可以在這裡擺攤,路也寬敞,很多帶著小孩來買菜的也不怕被弄臟或磕碰到身體,我覺得很不錯。”剛賣出自己種植的蔬菜的孫阿姨笑著說。
隨著文明創建工作的深入推進,不僅是市場經營環境得到大幅提升,思南在整治居住環境、營造良好交通秩序、擦亮志願服務品牌等方面下足了功夫。思南將持續推動志願服務活動常態化,不斷提升文明形象,展現文明力量,營造干淨整潔、文明有序的人居環境,增強全縣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形成“人人支持創文,人人參與創文”的良好氛圍。
文明城市創建不斷豐富著城市的色彩與內涵,在文明城市創建的大道上,一朵朵燦爛的文明之花正悄然盛開。(圖/文 蘇暢莉、田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