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人民日報看貴州

開創經濟興、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權威發布)

本報記者 馬躍峰 蘇 濱
2024年06月15日08:0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6月14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貴州省有關負責同志圍繞“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 開創經濟興、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介紹了相關情況。

“2021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到貴州考察調研,希望貴州‘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統籌發展和安全工作,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在實施數字經濟戰略上搶新機,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努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李炳軍說,貴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堅定圍繞“四新”主攻“四化”,也就是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游產業化,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2023年,貴州地區生產總值超過2萬億元,高質量發展成為貴州的主旋律。

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

“貴州49種礦產儲量居全國前10位。近年來,貴州立足資源稟賦,大力推進‘富礦精開’,加快構建富有貴州特色、在國家產業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李炳軍說,貴州重點打造六大產業集群,各市縣都在發展自己的主導產業。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3.8%,成為發展的“第一動力”。同時,大力推動山地特色農業、旅游業提質升級,貴州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四梁八柱”開始形成。

煤、電等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提質。推動產業鏈延伸,大力推動煤化工與磷化工耦合發展﹔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清潔能源裝機佔比超過56%,實現了水、火、風、光、儲“多能互補”﹔磷化工業向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延伸,推動“動力電池+儲能電池”雙賽道發展。

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嶄露頭角。作為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投運和在建的重點數據中心達到47個,已經成為國家“東數西算”八大樞紐節點之一。貴州將打造數據中心、智能終端、數據應用三個千億元級產業集群,完善產業生態圈,在數字產業新賽道上跑出加速度。

百姓生活越來越幸福

打贏脫貧攻堅戰后,貴州堅持把不發生規模性返貧作為底線,對脫貧人口進行監測和幫扶,實施居民增收三年行動。在守牢底線的基礎上,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進一步推動富在農家、學在農家、樂在農家、美在農家“四在農家”建設。

著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立足獨特的山地立體氣候,貴州從品種、品質、品牌入手,推動特色產業擴大規模、提質增效,實現更好發展﹔培育壯大經營主體,推動農業全面升級﹔堅持農民在種植、養殖環節的主體地位,降低生產成本,發揮農民主觀能動性,讓產業發展更可持續。

截至2023年底,貴州已培育國家級茶葉龍頭企業12家﹔過去5年,食用菌相關企業數量增加兩倍,刺梨綜合產值年均增長超30%,辣椒制品佔據國內近70%的市場份額。如今的貴州,茶葉漂洋過海、小辣椒變成大產業、蜂糖李成為“甜蜜”事業,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近年來,貴州每年新增城鎮就業60萬人,有組織開展勞務輸出,省外務工勞動力穩定在600萬人左右﹔貴州縣縣通高速,村村通水泥路,產業路直通田間地頭,快遞包裹送到農民群眾家門口、出門就能坐客車﹔建成5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省市縣鄉村五級醫療體系加快健全﹔貴州加強理工院校和理工學科建設,加快發展職業教育,讓更多貴州孩子能上大學、接受更好的教育。

全力守護好綠水青山

綠水青山已經成為多彩貴州最亮麗的底色,成為貴州人民的“幸福不動產”。

“貴州持續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63%,世界自然遺產全國最多,動植物種類全國第三。中心城市空氣質量保持優良,主要河流出省斷面水質全部優良,每年為長江、珠江輸送1000多億立方米優質水源。”李炳軍說。

堅定不移推動綠色發展。加快綠色低碳發展,推動磷化工、煤化工等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提高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大力推進“電動貴州”建設。

堅定不移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貴州堅持鐵腕治污,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烏江等重點流域治理和生態建設,石漠化面積近10年來減少近一半。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創新,出台了生態文明建設條例,創建了環保法庭,成立了生態產品交易中心,創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開展了林業碳匯、碳票等試點。

“今天的貴州,正在全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貴州篇章,朝著經濟興、百姓富、生態美的目標加快奮進。”李炳軍說。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15日 第 02 版)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