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胡家灣鄉:肉牛養殖展新篇 家庭農場繪振興

在思南縣胡家灣鄉這片熱土上,鄉村振興的畫卷正徐徐展開。近年來,胡家灣鄉立足地方特色和資源稟賦優勢,加快推進農業“一主兩輔”特色優勢產業,特別是肉牛養殖,以其獨特的“小規模、大群體”模式,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牧草。
走進位於胡家灣鄉的思南牛滿園家庭農場,20余頭肉牛膘肥體壯,叫聲此起彼伏,它們在這裡享受著舒適的環境和美味的飼料。養殖戶王法正忙碌地打掃牛舍,為即將的喂食做著准備。他滿臉笑容地介紹道:“我養牛三年多了,這個行業真的不錯。去年我賣了十多萬元,今年我還是選擇了這個行業,希望下半年能夠賣個更好的價錢。”
牧草。
在胡家灣鄉,像王法這樣的家庭農場越來越多。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全鄉的家庭農場數量已達到826戶,總飼養量高達2965頭。這些家庭農場的興起,得益於胡家灣鄉對農業產業的深入探索。他們秉持“草畜配套,以草定畜”的理念,積極引導養殖戶發展高產優質的牧草種植基地。這一舉措不僅提高了養殖飼草料的自我供給率,還顯著降低了養牛成本,為農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謝丹平是思南縣丹平養殖場的負責人,他養了四十多頭牛,並種了五十多畝的牧草。他自豪地說:“我的牧草完全夠我的這些牛吃。一年割兩季,產量是比較高的,我就不用到外面去買,這樣節省了我的成本。”
家庭農場牛舍。
為了進一步提升黃牛的品質和數量,胡家灣鄉在2024年成功擴大了牧草種植面積,累計種植了黑麥草、甜高粱、青儲玉米、甜象草等優質牧草共計2400余畝。同時,他們還積極應對養牛過程中的技術難題和養殖風險,為養殖戶提供全面的技術服務。畜牧站負責人胡亞強表示:“我們指導養殖場的建設和養殖技術,包括動物疫病防控、動物的飼養管理以及牧草種植等。我們還與保險公司對接,為肉牛購買保險,降低養殖戶的養殖風險。在銷售方面,我們與養殖戶一起到肉牛市場進行對接,拓寬他們的銷售渠道。”
家庭農場牛舍。
這些保障措施增強了村民養牛的信心和底氣,使胡家灣鄉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家庭農場。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全鄉現有養牛戶836戶,飼養量達2965頭,2023年出欄600余頭。其中存欄30頭以上的有6戶,存欄10頭牛以上的有46戶,存欄5頭牛以上的95戶。截至目前,2024年新增養牛戶26戶,全鄉新增牛存欄526頭。
技術人員走訪家庭農場。
對於未來,胡家灣鄉有著明確的規劃。農業服務中心主任謝文華表示:“下一步,我們將首先優化繁育體系,打造一定規模的能繁母牛繁殖基地。同時,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在購買能繁母牛、貸款貼息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扶持,積極爭取相關項目資金,解決養殖戶的后顧之憂。我們還要保護好思南黃牛品牌,更要利用好這個品牌,讓胡家灣鄉的黃牛走出去,實現黔貨出山。”
胡家灣鄉通過因地制宜地發展家庭農場式肉牛產業,不僅壯大了黃牛養殖產業,還帶動了全鄉經濟的發展。他們正全力以赴打造思南畜牧大鄉,推動畜牧業的蓬勃發展。未來,胡家灣鄉將繼續深耕肉牛養殖產業,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大的力量。(圖/文 謝大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