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貴安2023年生態環境質量總體良好

人民網貴陽6月5日電(陳潔泉)6月4日,記者從2023年貴陽貴安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3年,貴陽貴安高水平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城市建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實現全年生態環境質量總體良好。具體情況如下。
大氣環境質量穩定在全國省會城市前列。貴陽市全年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63天,貴安新區全年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63天﹔貴陽市環境空氣質量連續七年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准,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第10,在省會城市中位列第四。
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貴陽貴安全年國、省控斷面水質達標率、優良率均為100%,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持續優化土壤環境管控。貴陽貴安全年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全市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完成省級下達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目標任務﹔完成91個行政村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12個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實現農村黑臭水體“動態清零”,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60%,居全省第一。
聲環境質量保持穩定。貴陽市中心城市區域環境噪聲和道路交通噪聲晝間時段平均等效聲級分別為54.6分貝和69.7分貝,夜間時段平均等效聲級分別為47.1分貝和63.1分貝,中心城區功能區晝間和夜間監測總點次達標率分別為100%和93.5%﹔貴安新區功能區晝間和夜間監測總點次達標率為100%。
輻射環境質量總體平穩。貴陽貴安全年輻射環境質量總體保持良好,電磁環境水平低於國家控制限值,未發生輻射安全事故。
“無廢城市”建設工作穩步推進。貴陽市“無廢城市”建設涉及的45項建設指標有序推進,制度、技術、市場、監管“四大體系”持續完善。計劃2025年完成的64項建設任務,截至2023年底已完成33項,計劃2025年完成的42項重點工程已完成20項。“無廢機關”等9大類352個“無廢細胞”完成創建,評選精品“無廢細胞”30個,公眾對“無廢城市”建設成效滿意度達到86.23%。
固廢監管水平全面強化。貴陽市嚴格執行固危廢申報登記制度,申報登記企業6568家﹔醫療廢物收運處置能力從每年9205噸提升至每年33355噸﹔完成年度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工作,省級評估結果為A﹔全年辦理危險廢物相關生態環境行政處罰案件1起、移送公安機關危險廢物案件10起。貴安新區危險廢物處置率、醫療廢物轉運處置率均達100%﹔全年辦理危險廢物相關生態環境行政處罰案件1起、移送公安機關危險廢物案件1起。
抓緊抓好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貴陽市持續強化自然保護區等五類共計26個自然保護地的監督工作,強化日常巡查,動態更新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遙感線索核實排查台賬,督導制定整改方案,推進問題整改。2023年,貴陽市、清鎮市獲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白雲區獲批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開陽縣禾豐鄉青龍河流域獲批省級“兩山”實踐創新基地。
嚴格生態環境准入要求。貴陽貴安不斷強化生態環境准入管理,進一步優化環評審批服務,推進“三合一”審批改革,積極服務重點項目建設,貴陽市共開展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369項,涉及總投資約485億元,核發排污許可証703張﹔貴安新區開展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39個,涉及總投資約152.38億元,核發排污許可証46張。
環境執法剛柔並濟全面深化。貴陽市累計出動執法人員2.27萬余人次、檢查企業1.03萬余家次,查處生態環境違法案件84件,處罰金額715.37萬元,移送涉嫌環境犯罪案件13件﹔貴安新區累計出動執法人員967人次,檢查企業347家次。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1起,處罰金額107.7萬元,不予行政處罰案件1起,免予處罰金額13.5萬元,移交公安立案調查2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