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樂少兒合唱團:為熱愛放歌

“木橋北,弄堂南,霓裳片片滿庭芳……”當曲調優美的《踏莎行》在現場響起,濃郁的古風古韻,將聽眾帶進了小橋流水人家的南國風情。2023年,在貴州省中小學第十六屆“貴青杯”系列活動“唱響校園好聲音”歌詠活動上,觀山湖青少年藝術教育中心愛樂少兒合唱團站上舞台,將心中的聲音唱給更多人聽,也讓大家認識了這群因熱愛聚合在一起的追夢人。
學員們在老師的帶領下練習合唱曲目。
這是一個純公益性質的少兒合唱團,成立於2019年,現有團員50余名,年齡最小的6歲,最大的15歲。
吳改家的3個孩子都是合唱團成員之一。
“媽媽,這是我們參加貴青杯比賽的照片,賽前真的好緊張,但是我們取得了好名次!”“媽媽,這是我課堂上練習的照片,當時老師表揚我作業認真,我特別開心……”晚飯過后,吳改家裡格外溫馨熱鬧,3個孩子圍坐在她身邊,一起翻看並分享著媽媽手機裡大家上合唱課、練習聲樂、參加比賽的照片和視頻。
提到送孩子學習合唱的初衷,吳改坦言道:“最先是老大在上小學時問我:‘媽媽,我能不能學唱歌?我特別喜歡音樂!’在孩子的一再要求下,我便試著把她送到了合唱團。可能是姐姐在家裡練習唱歌,妹妹長期耳濡目染,也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上小學后,我把老二、老三也送到了合唱團學習,滿足她們的心願。”
“我認為音樂能夠給生活帶來很多樂趣,合唱通過分不同的聲部,能在學習的過程中鍛煉團隊協作能力,培養集體榮譽感,以后升學、踏入社會,也可以更快地融入適應新集體。”吳改說,“我能真切感受到她們真的愛唱歌,合唱團的授課時間在每周六下午,這些年來,孩子每周都很期待上課,早早前往教室,跟隨老師學習,風雨無阻,從未缺席。”
在老師們的耐心指導下,孩子們從發音不准到如今可以看懂樂譜跟著鋼琴合唱,甚至外出參加比賽取得好成績,她們的每一步成長,吳改都看在眼裡,也堅定了讓孩子繼續快樂唱的決心。
學員們跟隨伴奏合唱。
無獨有偶。今年12歲的郭雨欣也是合唱團的老學員了,在這裡,她不僅學習到了很多樂理知識,結交到許多朋友,還登台參加了許多表演以及比賽,獲得了許多獎項。
“綠綠的葉,紅紅的花,抱成團的石榴像你我他……”2024年4月的一天,觀山湖區青少年藝術教育中心合唱教室裡傳來陣陣悅耳的歌聲,在老師的帶領下,郭雨欣和同學一起學習樂理知識、進行發聲練習。
提到合唱團,郭雨欣難掩喜悅之色。“我很小的時候,每次看到電視裡播放音樂時,我都會跟著歌曲哼上幾句,因此上小學后,爸爸媽媽就幫我報名參加了合唱團。隨著學習時間越來越長,我更喜歡唱歌了。”她笑著說,“音樂不僅可以給我帶來快樂,合唱團還給了我登上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的機會,我希望自己以后能成為一名音樂老師。”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合唱團耕耘結碩果,與老師們的辛勤教導息息相關,正是有他們耐心傳授唱歌技巧與知識,才讓學員們迅速成長,嶄露頭角。
“對孩子們來說,合唱能夠培養合作能力,來到合唱團以后,孩子們就把這裡當成家,不論年齡大小,他們對音樂的熱愛是一樣的,我們也會通過老帶新的方式讓大家盡快融入集體,共同領略音樂的魅力。”觀山湖區青少年藝術教育中心音樂專干陳榮說,“在這裡,我們盡己所能教授孩子們更多的音樂知識,希望孩子們在音樂藝術殿堂中汲取營養、快樂成長,以后能夠登上更大的舞台,綻放閃耀的光芒。”
合唱團登台參加比賽。
事實上,貴州省中小學第十六屆“貴青杯”系列活動“唱響校園好聲音”歌詠活動不是愛樂少兒合唱團第一次登台表演。在老師和學員們的共同努力下,該合唱團自成立以來多次參加全國、省、市、區各類合唱比賽,並取得不俗的成績——第九屆西湖合唱節暨首屆中國大運河室內合唱節青少年組銀獎、第二屆西部國際童聲合唱節民歌編創組二等獎、第16屆貴青杯合唱比賽二等獎……一路走來,經歷了無數次的排練與磨合,一個個獎牌証書的背后,凝聚了老師的悉心教導,離不開大家的互相扶持、共同成長。今后,在演唱的道路上,他們還將不斷努力,用歌聲追夢,訴說著青春的故事與追求。(文/圖 邰芯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