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發展新質生產力 加快推進數字中國建設

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出席峰會開幕式並作主旨演講。
5月24日,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舉行。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出席峰會開幕式,並在主論壇上發表題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推進數字中國建設》的主旨演講。
“近年來,我們牢牢把握數字中國建設的核心要義和實踐要求,堅定履行建設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維護網信安全的使命責任,全面深入實施雲改數轉戰略,弘揚紅色電信精神,推動企業從傳統電信運營商向服務型、科技型、安全型企業轉型,圍繞網絡、雲及雲網融合、AI、量子/安全等四大技術方向,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完成七大戰略性新興業務布局,在數字中國建設中積極發揮主力軍作用。”柯瑞文指出,中國電信網絡基礎進一步夯實,天翼雲作為國家雲的框架已經全面成型,是全球最大的運營商雲﹔建成全球最大的量子城域網,量子密話用戶規模全球領先﹔在全球率先實現手機直連衛星通信服務,現在又推出了汽車直連衛星服務﹔打造千億參數規模的星辰大模型,推出“靈澤”數據平台。
柯瑞文表示,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並對加快建設數字中國作出重大部署。新時代新征程上,建設數字中國必須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國電信結合企業實際,將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推進數字中國建設。
一是強化科技創新,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中國電信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在雲和雲網融合領域,突破了雲操作系統等“卡脖子”技術,雲底座平台擺脫開源限制,打造通智超一體化智算加速平台“雲驍”、一站式智算服務平台“慧聚”、算力調度平台“息壤”。這三個平台是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的核心平台,比如“息壤”平台是把分布在不同地方的、通智超量異構的算力通過雲計算技術實現調度,既要建設單體萬卡集群,更要把分散在不同地方的各種算力通過網絡實現連接調度,通過公有雲實現企業服務。這三大平台的建設標志著天翼雲作為國家雲已經越過向智能雲發展的拐點。下階段中國電信將重點攻關異構雲調度、智算網絡、雲網操作系統等卡點技術,為算力資源高質量供給持續貢獻創新方案。在人工智能、量子、網絡領域,持續攻關通用大模型和量子計算雲平台,加快6G網絡架構與標准研究,積極搶佔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
二是加快應用創新,賦能經濟社會發展。我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推進數字中國建設,要堅持應用導向,大家都要先用起來,在用的過程中,不斷迭代完善,促進規模化發展。天翼雲的發展就是在企業內部率先全面上雲、與部分客戶一起合作的基礎上,逐步成長為現在的國家雲。中國電信圍繞新型工業化、數字政務、智慧城市和數字鄉村等場景,推出了AI+終端、數字平台、行業大模型等一系列創新產品和服務,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以應用促進產業創新,更好滿足千行百業、千家萬戶的數字化智能化需求。
三是建設數據要素能力體系,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對經濟發展具有放大、疊加、倍增作用。要落實好全國數據工作會議精神,積極參與國家數據基礎制度建設,加快完善數據基礎設施,升級“靈澤2.0”數據平台,提供數據確權登記、數據融合計算、可信數據空間等功能,支持數據匯聚流通和開發利用。構建“星海”大數據產品矩陣,推出面向政務、金融、文旅等場景的數據產品服務。打造“銀河”跨境數據解決方案,促進數據跨境安全流通。
四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激發創新發展活力。深刻認識到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近年來,中國電信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持續深化企業改革,組建量子、人工智能、無人科技等科技公司,全面優化以雲中台為樞紐的生產運營流程,完善責權利對等、激勵約束並重的市場化機制﹔下階段將推動改革進入系統集成階段,著力打通從科技、產品到產業的循環,激發各類要素活力。中國電信將更大力度推進技術開放、能力開放、平台開放、業務開放,構筑合作共贏生態,形成建設數字中國的強大合力。
五是建強人才隊伍,夯實創新根基。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創新的根本在人才。近年來中國電信持續深入推進人才強企工程,全面推進人才隊伍轉型,在AI、量子、雲計算等領域引入企業戰略級科學家和領軍科技人才﹔下階段將完善企業全球人才布局,持續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帶動提升產業鏈創新能力。中國電信將弘揚和踐行企業家精神,提高各級管理者的資源組織和配置能力,推動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匯聚和流動。(中國電信供稿供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