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紅薯移栽忙 增收添“薯光”

夏季好時節,紅薯種植忙。眼下正是紅薯栽種的黃金時節,連日來,沿河自治縣黑水鎮各村(社區)搶抓有利天氣,全面開展紅薯移栽,增添鄉村振興“薯光”。
近日,筆者來到黑水鎮涼村村紅薯移栽現場,隻見工人們正冒著小雨在起壟、打孔、栽苗、覆膜、培土,他們分工明確,配合默契,一壟壟薯苗栽種得錯落有致,生機盎然。
“我們在這裡已經務工十多天了,老板對我們不錯,既能照顧家庭,又能掙點零用錢。”工人侯彩英說。
紅薯種植基地。
據該基地負責人田茂祿介紹,陰雨天氣移栽紅薯能有效提高紅薯成活率。每天有50余人在基地進行移栽,現在移栽工作已經接近了尾聲,11月中旬能開挖收割。
“窩距是15到18公分,行距在18到20公分,要斜著插入,上面隻保留二到三片葉子。”為提高紅薯品質產量,該鎮還成立了紅薯專班,主要負責全鎮紅薯產業發展全過程技術指導,助力紅薯產業發展壯大,力爭將紅薯產業發展成為當地群眾就業增收的好產業。
紅薯移栽現場。
“從整土到移栽,整個期間,鎮政府農業科技人員經常到基地給我們做技術指導,有了他們的支持,我有信心發展好這份產業。”田茂綠說。
田茂祿今年規劃栽種紅苕600畝,其品種為桑薯19,具有“產量高澱粉髙”雙高屬性。年初,他與貴州佳裡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種植合同,紅薯成熟后,公司將以每斤0.5元的保底價回收。基地覆蓋了該鎮侯家、斜岩、涼村和桂家4個村寨,截至目前,基地勞務支出十多萬元。
地裡一片繁忙的景象。
“我村發展的600畝紅苕產業,現正在進行覆膜、起壟和移栽等,有效帶動了當地及周邊村民就近就業增收。此外,我村還發展有柑橘250畝、紅心蜜柚50畝、油菜300畝,我們有信心把各項產業做強做大。”涼村村黨支部副書記唐年華說。
產業振興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近年來,黑水鎮立足土地資源,按照“統一產業規劃、統一產品研發、統一政策支持、統一技能培訓、統一種植標准、統一打造品牌”的發展思路,大力調整產業結構,不斷推動紅薯產業發展,將小紅薯做成大產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圖/文 羅福成、羅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