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駟馬村:留守老人有了“幸福家園”

為有效解決日益突出的農村空巢家庭養老問題,今年,貴州印江自治縣纏溪鎮駟馬村利用閑置校舍建成村級養老服務中心,並創新集中養老模式,滿足了村裡老年人的養老需求,打通了養老服務“最后一公裡”。
走進印江自治縣纏溪鎮駟馬村養老服務中心,花園旁,幾名老人有說有笑地摘蔥。食堂裡,工人正忙著准備豐盛的飯菜。娛樂室裡,老人們或看電視、或唱歌、或玩字牌懲罰游戲,歡聲笑語充滿了整個養老服務中心,就像一個和諧大家庭。
印江駟馬村留守老人有了“幸福家園”。梅亞軍攝
駟馬村今年61歲的安華海老人患糖尿病20多年,加之左腳摔傷導致行動不便,兒子、媳婦常年帶著小孩在廣東務工。今年為了能讓兒子、兒媳安心掙錢,安華海的老伴也一同去廣東幫忙照顧孫子后,年老多病的他便一個人在家,吃飯、洗澡、就醫、心情等都成了兒女們心中放不下的牽挂。
4月1日,駟馬村養老服務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安華海便第一個住進了“新家”。“我是‘開業’那天就住進來的,這裡有工人煮飯,我們生活就有了規律。無聊的時候打下字牌,看會電視,唱會歌,玩哈抖音,我們也不孤單,娃兒些也能安心在外掙錢了!”纏溪鎮駟馬村留守老人安華海欣慰地說。
為充分發揮村級養老服務中心功能,駟馬村養老服務中心配有房間、娛樂活動室、電視、熱水器、餐廳、廚房等功能,院內有空地供老人種蔬菜,並有村衛生室,鎮衛生院醫護人員和村醫每周還會免費為老人們進行常規檢查,為老人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印江駟馬村留守老人有了“幸福家園”。梅亞軍攝
“我們人老了行動不便,子女些在外打工,住進來洗澡方便,三病兩痛相互有個照應,有醫生經常來幫我們看病。”纏溪鎮駟馬村留守老人安華海說,不僅如此,村裡會理發的黨員干部還上門免費為老人們理發,上街趕場還幫大家帶點生活用品,他們感受到了從來沒有過的關心和愛。
駟馬村創新養老服務模式,科學合理、因人而異安排老人住宿,除一日三餐、娛樂活動集中在養老服務中心外,老人們根據離家遠近、身體健康、勞動力情況靈活選擇在養老服務中心或家中住宿,破解農村養老難題,極大地提高了老年人的幸福感、獲得感。“我家就在旁邊,不必住這裡。我每天在這裡來吃飯,和大家一起開開心心地玩,還可以回家喂15隻雞,辦兩三畝地的庄稼。”纏溪鎮駟馬村留守老人楊鳳臘告訴筆者,她的老伴已過世十多年了,三個兒子在廣東務工,家門口的養老服務中心成了她的“幸福家園”。
印江駟馬村留守老人有了“幸福家園”。梅亞軍攝
養老服務中心建在哪裡?如何用最小的投入把事辦到老百姓的心坎上?駟馬村通過盤活閑置校舍建養老服務中心,得到了相關部門和村民們的大力支持。“除了我們村的春暉人士和愛心人士捐款5萬余元,還有社會機構捐物折資3萬余元,目前我們的養老中心有12名老人入駐。”纏溪鎮駟馬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楊啟雄坦言。
駟馬養老服務中心的投入使用,滿足了周邊村寨老年人的養老需求,打通了養老服務“最后一公裡”。“我們在駟馬村成立養老服務中心,是結合當前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的實際,讓留守老人有人服務,有人照顧,讓年輕人在外安心務工,解決了留守老人在家的安全和在外子女的思想顧慮。”纏溪鎮黨委委員、人大主席魯廷義說。(圖/文 梅亞軍、任光勇、蔡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