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碧江:推動街道統起來、社區強起來、網格實起來

2024年03月20日14:48 |
小字號

碧江區是銅仁市的主城區,常住人口45萬人,轄7個街道43個城市社區。近年來,碧江區以創建全省城市基層黨建先行先試區為抓手,以“銅心向黨·碧江有我”黨建品牌為統領,深化城市黨建聯席會議機制,實現全域統籌、政策集成、資源整合、優勢互補,推動街道統起來、社區強起來、網格實起來,構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層治理格局。2022年碧江區被列為全國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平安貴州建設示范縣。

堅持資源整合 構建協同聯動的組織體系

碧江區堅持黨建引領,發揮聯席會議作用,區、街道、社區三級同步發力、同頻共振,構建多方參與、領域協同、齊抓共管的治理格局。

聯席會議讓基層統得起。建立區委書記擔任組長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領導小組,組織、政法、民政、住建等31個部門為成員單位,下設社會治理、社區建設、物業管理等6個專項工作組,由黨委和政府分管縣級領導牽頭,完善工作制度,定期研究工作、督辦任務、推進落實。堅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建立完善區、街道、社區黨組織三級聯動機制,街道由包保縣級領導擔任召集人、街道黨工委書記擔任副召集人,社區由街道包保領導擔任召集人、社區黨組織書記擔任副召集人。去年以來,累計召開聯席會議164次,43名縣級領導(含四級調研員)到包保街道社區調研指導167次,縣級領導領銜破解難題21個、督辦民生事項16件。

賦權擴能讓基層管得起。深化街道體制改革,建立街道權責清單、賦權事項指導清單和行政執法事項目錄,推進黨的建設、社區發展、公共服務等26項區級管理權限下放,賦予街道黨工委對職能部門派駐街道機構的考核考評權,推動街道從“行政末端”向“治理樞紐”轉變。梳理明確社區自治事項和協助工作事項,制定小微權力清單10項30條,確保基層治理有單可依、有章可循。探索市區聯動、政企互動、社會發動和共建、共商、共管、共治、共享的“三動五共”工作模式,開展議事協商54次,變單打獨斗為合力攻堅。

“多網合一”讓基層聚得起。強化網格整合,推進社區內黨建、綜治、城管、應急等各類網格“多網合一”,實現網格、信息、人員、機制有效融合,優化城市社區網格197個,全覆蓋建立網格黨組織。持續增強社區工作力量,公開選聘專職網格員100名,配備兼職網格員1060人、聯戶長67562人,組建“網格綜合隊”514支,常態化參與小區治理。以大數據平台為載體,推行智慧網格建設,推進“雪亮工程”“天網工程”“守望工程”深度融合,接入社區綜治中心7800余個,實現“一屏全管”“一網全管”。推行組織網中建、事在網中辦、法治網中宣、隱患網中排、困難網中幫、平安網中享“六在網中”治理模式,實行“網格聯群、黨員代辦”,建立“網格員議事協商會”“小板凳議事會”等網格議事機制,確保工作在網格落實、民情在網格匯聚、服務在網格彰顯。

多元保障讓基層接得起。堅持把社區減負作為撬動城市基層治理的關鍵抓手,區級聯席會議協商制定出台社區減負“十條”措施,區、街道、社區共同發力,為社區鬆綁解壓。開展減負“回頭看”專項整治,減輕社區行政性事務負擔,証明事項從平均25項減少為10項,社區挂牌、內部標識、上牆制度等得到進一步規范。建立財政投入保障機制,保障社區每年運轉經費5萬元、服務群眾專項經費10萬元,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每年為社區解決急難愁盼經費不得少於2萬元,讓基層有錢辦事。完善“救急難”工作機制,設立20個社區“一站式”就業推薦平台,開發社區公益崗位,做好動態就業援助,切實幫助解決就業、就醫、就學、住房等問題,實現居民有需求、社區有服務。

堅持多方參與 創建一體高效的聯動體系

碧江區堅持以黨建聯建推動資源整合、力量聚合,激發各類群體參與城市基層治理的積極性,形成黨建“同心圓”、治理“一盤棋”。

強化聯建單位共建。深化街道吹哨、部門報到,46家市直單位、111家區直單位、128家非公企業、36家社會組織、13家金融機構、78家物業企業作為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支持社區治理經費450多萬元,開放共享活動陣地56個。建立信息收集、問題發現、任務分辦、協同處置、結果反饋工作機制,5400多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推進區直部門重心下移、資源下沉,工青婦等20余項便民服務進社區,實現社區“一站式”辦理。

強化人員力量共用。推進街道社區兼職委員制度,吸納政法、公安、生態移民等黨員干部和物業公司、非公企業等116名黨員骨干擔任街道、社區黨組織兼職委員,建立兼職委員每季度至少參加一次議事會、領辦一個重點項目、協助辦好社區各項民生實事“1+1+N”工作責任清單,領辦重難點項目161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實事300余件。探索實施城市社區指導員選派計劃,選聘43名職級干部脫產下沉城市社區擔任指導員,發揮政策法規宣傳員、組織建設指導員、社區治理組織員、文明創建督導員、集體經濟發展員“五大員”作用。

強化新就業群體共治。實施新就業群體覆蓋質量攻堅行動,採取單獨建、聯合建的方式,組建物流快遞、外賣配送、網絡主播等領域黨組織13個,打造40個新興領域黨建驛站,聘請優秀快遞員、外賣員兼任網格助理員,引導外賣員、快遞員等群體到社區報到,參與文明城市創建、社區服務等活動。

強化文明城市共享。創建“黨建引領·書香碧江”文化品牌,在每個社區配備圖書2000冊以上,廣泛開展讀書日、書香機關創建等活動,打造許韻蘭公共閱讀空間,營造濃厚城市書香氛圍。制定居民公約、文明公約,創建評選“文明社區”10個、“美麗小區”18個。廣泛開展以“幸福鄰裡·和諧社區”為主題的活動,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在社區成立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站,聘請家庭教育輔導師,開展“親職教育”,增進家庭幸福,促進社會和諧。

堅持作用發揮 搭建同頻共振的服務體系

碧江區堅持做好物業服務、志願服務、經濟服務,推動基層治理由零散發力優化為精准服務。

做好黨群服務。全力打造“一刻鐘便民服務圈”,改造19個老舊小區、91條背街小巷,新建改擴11條城市道路、15個農貿市場,新增停車位2000個,建成沿江步道21公裡、市民休閑空間12個,有效改善了居民生活環境,增進人民福祉。通過劃轉、騰退、共享、新建等方式,因地制宜打造“陽光雨”莞銅黨群服務中心、中南門商圈黨群服務中心,建成28個集綜合辦公、“一站式”服務、休閑娛樂、暢享閱讀、“雙陽”托管等集成性服務為一體的黨群服務中心,實現居民有服務中心、有活動場所、有文化家園、有社區大舞台的“四有”目標。

做精物業服務。探索建立共建共治委員會,推動小(片)區治理“微平台”和物業管理深度融合,完成聯動共治小區78個,接管無物業小區55個,破解了老舊小區管理難題。建立收集、議事、協商、反饋、公示議事程序,按照“一月一議、一事一議”議事規則,採取“輪值主席”方式,召開“紅色議事廳”會議240余次,共商決策事項360余個。創建“紅色物業365”品牌,建立物業企業信用評價規則,推動132個小區“一區一策”物業提升,實現小區物業投訴辦結率達98%,投訴率同比下降20%。

做優志願活動。以“紅動錦江·全民志願”品牌創建為抓手,深入開展“立足崗位作貢獻”活動,通過設立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組建156支黨員志願服務隊,開展志願服務3200余場次。每個社區動員20%的黨員、招募小區常住人口5%的志願者,按照每棟樓或單元至少動態增加2名志願者配備比例,引導居民、物業管理人員、網約車司機、外賣小哥、快遞員等志願者8000余人常態化參與小區治理。推行黨員積分獎勵制度,與超市、餐館合作建立兌換站點34個。推行共建共治委員會、社會組織、志願服務“三聯動”,孵化“銅城義工”“帆錦社工”等一批社會組織。

做強集體經濟。堅持分類施策、逐社研判,將43個社區按四類進行鞏固提升,逐一制定發展方案、年度目標和考核方式,深入實施“強村富民”三年行動,發揮社區黨建共建作用,領辦物業公司、家政企業等實體23家,接管低效物業、老舊小區、農貿市場、夜市攤點等場所17個,破解12個社區集體經濟空殼問題。(碧江區人民政府網)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