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三個結合”集聚立德樹人新動能

2024年03月20日18:07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五年來,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凝聚“三全育人”合力,以“三個結合”集聚立德樹人新動能,全力辦好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努力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構建“三全育人”大格局,譜寫立德樹人新篇章

育人體系構建有新舉措。近五年來,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充分利用第六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單位”的優勢,以創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模范高校為抓手,推進“1+5+1”模塊化創建行動,打造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綜合體。2023年以來,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講座及報告30余場(次)、覆蓋師生3.5萬人(次)﹔投資1500余萬元配套提質改造預科教育23個項目。

育人模式創新有新成效。持續深化師范專業“U—G—S”協同育人模式,構建非師范專業“U—G—E”協同育人模式。2021年以來,實施“課程思政”課堂教學改革,獲批一流專業建設點國家級5個、省級15個﹔省級“金課”104門﹔國家一類出版社出版教材13部、省級“金師”7人﹔貴州省第十屆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5項,省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貴州省第六屆中小學(幼兒園)教學成果獎5項,省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學科競賽獲獎數量共計618項,其中,國際級6項、國家級61項、省級獎項551項。近三年來,本科畢業生去向落實率94%以上,研究生畢業去向落實率98%以上。

U-G-S協同育人三都支教。

U-G-S協同育人三都支教。

育人手段方式有新探索。建立健全“五級書記抓黨建”,深入推進“五個一批”工程,獲批全省高校黨建工作最佳案例、優秀案例各1個,黨支部標准化規范化創建達標率100%。2022年獲批教育部“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自主試點單位﹔建立健全“網格管理+學生公寓”雙向網格化學生管理體系,形成同向同行、互聯互通的長效機制﹔深入開展“早安師院”晨讀、“書田”晚自習、“考研之星”等活動。

舉辦少數民族藝術節。

舉辦少數民族藝術節。

育人載體搭建有新突破。通過“影山青年”講堂、“影山書聲”讀書會、“蓮山學子”主題班會、“影山心語”主題活動、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節、“文藝宣傳輕騎兵”“政策宣講傳聲筒”“天眼之星合唱團”“思政之夜

特色黨建思政“故事會”《逐夢天眼》。

特色黨建思政“故事會”《逐夢天眼》。

會”、易地扶貧搬遷頂崗實習等育人載體探索實踐,逐步形成了課堂教學、第二課堂、校園文化、社會實踐、心理健康教育等育人載體。自編自演話劇《黔山裡的小學堂》,舞台劇《風聲》《破曉》形成了舞台育人“姊妹篇”﹔獲團中央“鏡頭中的三下鄉”優秀組織獎,省級多項個人獎和團體獎﹔男子群舞《笙·生不息》獲得中國文聯2023年度青年文藝創作扶持計劃(支持類)舞蹈類項目立項。

《鄧恩銘》歌劇公演。

《鄧恩銘》歌劇公演。

依托“三個結合”實踐載體,集聚立德樹人新動能

“校農結合”育人新作為。圍繞適應社會需要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模式,著力培養一批“留得下、靠得住、用得上”的高質量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和科技興農人才。2023年選派科技特派員和專業人才10人,培訓村黨員干部、致富帶頭人以及農場主等100人,助力農村農民合作社規范運行1個,引導小農戶發展為家庭農場,為鄉村輸出200余人。領辦三都縣城南社區2所小學、2所幼兒園及三都鵬程希望學校初中部等5所易地扶貧搬遷學校,先后選派8名副校長(園長)蹲點幫扶,先后選派320多名師范專業師范生加強師資力量頂崗教學,得到省領導批示肯定。學校“貴州省黔南州易地扶貧搬遷學校師資培養人才基地”獲批貴州省第七批人才基地,共培訓全州8縣(市)易地扶貧搬遷中小學教師1822人。

新媒體電商現代產業學院田園鄉村流動直播間。

新媒體電商現代產業學院田園鄉村流動直播間。

“校工結合”“1+7”育人新模式。學校“校工結合”先行先試,形成黨建引領、人才培養、難題攻關、成果轉化、科技服務、平台載體、工信智庫、工業反哺“1+7”黔南師院“校工結合”模式,有力促進了福泉-瓮安千億級產業園區的高質量發展。構建“高中低、長中短、大中小”三位一體的特色育人模式,與職院(職高)聯合,採取擴大招生規模、專升本、聯合培養等方式開展人才培養。2022年以來,為20多家企業培養輸送220余名本科產業人才,滿足貴州磷化、勝威、芭田等骨干企業人才需求。

“校旅結合”育人新路徑。借鑒校農、校工結合,充分發揮“校旅結合”產教融合助力鄉村振興功能,探索以電商經濟促進鄉村旅游發展新路徑。2023年,學校與三都麒麟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平塘問天旅游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合作簽約,啟動新媒體電商現代產業學院開班儀式,以培養電商營銷人才、技能人才為目標,以搭建師生研究平台、創新創業平台為載體,建設成集成產、學、研、轉、創、用於一體,互補互動、多方共贏的校政企村農結合示范基地。

下一步,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將激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潛力與活力,奮力做好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扎實推進“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圖/文 黔南師院宣傳部)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