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人民日報看貴州>>程煥

展現多彩文化生活魅力

2024年02月09日09:3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貴州榕江縣,“村超”比賽精彩激烈﹔浙江樂清市,“我們的村晚”文藝匯演持續上演﹔河北武強縣,家家戶戶貼起了年畫……廣袤農村,鄉親們喜氣洋洋慶新春,這是農民群眾多姿多彩文化生活的縮影,也折射出鄉村全面振興的嶄新面貌。

保護、傳承、發展優秀傳統鄉土文化,賦予新的時代內涵,鄉村文化振興豐富了農民生活,激發了內生動力。

——編 者

貴州省榕江縣聚焦“村超”慶新春

開展文體活動 體驗濃濃年味

本報記者 蘇 濱

伴隨貴州省榕江縣“村超”火爆出圈,鄉村體育賽事成為當地對外宣傳的亮麗名片,也成為承載鄉愁記憶、映照文化生活的新載體。為喜慶龍年春節,榕江縣聚焦“村超”,創新推出系列文體活動,讓濃濃年味浸潤到心間,全面展現當地鄉村文化振興取得的新成效。

剛結束的一輪“村超”預選賽上,隨著觀眾席間一陣驚呼,董永恆一腳勢大力沉的遠射,洞穿了守門員的十指關。“每場比賽,現場有三四萬人圍觀,不少村民特意趕來加油打氣,線上直播更不用說。我們認真對待每場比賽,用精彩的表現回饋球迷,為大家熱熱鬧鬧過春節帶來歡樂。”董永恆說。

“全縣會踢球的能來的幾乎都來了!”榕江縣足協副主席賴洪靜介紹,今年參賽村隊從20支增加到62支,總人數超過1800人,覆蓋全縣所有鄉鎮街道,“今年還增加了預選賽機制,整體規模更大,時間更長。我們抓住龍年春節假期,從年前到元宵節,差不多每天都有比賽,再配合年事活動,營造濃濃年味。”

同職業賽事相比,“村超”隊員的競技水平存在差距,但真正吸引人的是賽事氛圍,是那濃濃的鄉土味和煙火氣。

“我們從小踢球,哪怕工作之余,也常擠出時間過過腳癮。趕上春節,有更多時間演練配合。”董永恆說,他所在的忠誠鎮忠誠村足球隊裡既有15歲的學生,又有42歲的農民,“雖然年齡跨度大、來自各行各業,但大家目標一致,團結拼搏,今年春節隻會更加熱鬧。”

去年“村超”,忠誠村隊榮獲亞軍。面對新一年的賽事,大伙兒鉚足了勁,力爭有新的突破。

綠茵場上,燈光漸漸暗了下來。伴著低沉的鼓聲,一條金龍闖入場內。踩著密集的鼓點,身著統一服裝的舞龍隊快速移動,時而翻騰跳躍,時而盤旋穿梭,將龍的靈動和威武表現得淋漓盡致。舞到興起時,隊伍甚至上演“龍穿雲”“龍擺尾”等高難度動作,觀眾連連歡呼喝彩。

眼前的舞龍隊來自朗洞鎮朗洞村,去年第一次登上“村超”舞台,表演全程掌聲不斷。由於中場表演是“村超”的重要環節,龍年春節,舞龍隊再次受邀,隊員們的演出熱情被重新點燃。

總長22米的金龍,單是龍頭就有50多斤重,要靈活舞動並做出系列高難度動作,考驗著隊員們的體能,挑戰著彼此的配合。

“隊員基本都是精挑細選的青壯年,動作和步伐要反復練習,確保協調一致。別看正式表演隻有10多分鐘,結束的時候人人都是一身汗。”舞龍隊組織者倪由華介紹。

“新賽季,我們探索縣內縣外結合的方式,計劃把還未展示的節目完善后推向‘村超’舞台,同時面向全國吸引更多節目走進‘村超’,讓更多優秀民族文化節目參與交流展示,打造豐富多彩的‘村超’文體嘉年華。”榕江縣文化館館長李莎說。

舞龍舞獅,吹奏蘆笙,歡唱侗歌……今年的“村超”,既是民族村寨相互角逐的競技場,也是多彩文化展示的大舞台,滋養著活力滿滿的特色文化,孕育著鄉村振興的精神力量。

春節期間,榕江縣還將舉辦蘆笙會、山歌賽、全縣十佳歌手等系列文體活動,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一場豐富的新春文化大餐。

浙江省樂清市舉辦“我們的村晚”

村民當主角 好戲天天見

本報記者 竇瀚洋

浙江溫州樂清市的東運河濕地公園裝點一新。從今年元旦到元宵節前,這裡每晚都有一場以當地社區、鄉村為主題日的文藝匯演。這是樂清人的“我們的村晚”。

看“村晚”過大年,已成為樂清鄉親們每年春節心心念念的重頭戲,至今已走到第八年。

樂清“村晚”,讓不少群眾由草根變成了“明星”。

前陣子,石帆街道朴湖社區婦聯主席葉順英得知,街道在為“我們的村晚”征集節目,她一下子來了興致,“大家平時就在跳扇子舞,希望借這次機會登上更大的舞台。”

隨即,她便在微信群裡發布了征集信息,平時跳舞的姐妹們積極響應。隨后一個多月,大家幾乎每晚准時約在文化禮堂加緊排練,很少有人請假。

為了精益求精,葉順英對原有扇子舞進行了重新編排,隊員們都貢獻了不少好點子,反復打磨排練,毫無怨言。

最終,這個名為《輝煌中國夢》的扇子舞作為開場節目,在“我們的村晚”石帆街道主題日上閃亮登場,贏得陣陣掌聲。

都說樂清“村晚”辦得好,這背后,當地文化禮堂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今,我們很快就可以組一台‘村晚’。”芙蓉鎮西塍村文化禮堂總干事余恭宣就有這樣的底氣。

2013年,西塍文化禮堂落成,村民有了活動陣地。通過市裡下派文化大使和送文藝活動下鄉、鄉鎮指導、村裡的文藝愛好者積極參與,一年到頭,文化禮堂的活動好戲不斷,越來越多的村民放下麻將牌,走進這裡。

在余恭宣的帶動下,如今西塍文化禮堂有舞蹈組、歌唱組、小品組、戲曲組等多支文藝隊伍,不僅可以迅速組一台晚會,還經常跑到鄰村演出,成了四鄰八鄉的明星隊伍。

新時代以來,樂清高標准建成各具特色的農村文化禮堂507家,各文化禮堂組建了廣場舞、武術、戲曲等各類活動團體3052個。樂清市委宣傳部宣教科科長鄭偉介紹,從送文化到“種文化”,各文化禮堂自行創排的各類精品節目不斷涌現,成為市級“我們的村晚”優質的節目來源。“‘我們的村晚’大舞台,節目質量可不低。”鄭偉自豪地說。

這些年,樂清“村晚”收獲越來越多群眾的喜愛,“新意迭出”功不可沒。

在鄭偉看來,從最初樂清市區的晨沐廣場,到樂清大劇院,再到今年的東運河濕地公園,舞台的變化其實也是“村晚”展現形式的變遷。

“今年選在濕地公園,就是想突破空間限制,與新春燈展相結合,讓大家觀燈賞曲兩不誤,還為一旁‘村禮’展銷、非遺展示等引流,很好拓展了‘村晚+’的內涵。”鄭偉說。

樂清“村晚”,不僅群眾積極參與,光參演群眾就達6500多人,而且借助數字平台,鄉親們還能“點單”。

去年蒲岐鎮華一村的“村晚”,就是由村民“點單”的,囊括了快板、歌伴舞等10多個節目,都是老百姓愛看的,不少節目至今還讓大家津津樂道。

2019年,樂清上線了文化禮堂智慧管理系統,平台匯聚了全市525支專業文化服務隊伍,可提供27項文化服務內容。供需對接,讓一場場“村晚”不斷出圈。

不過鄭偉也坦言,“村晚”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但做好“村晚”的初心始終未變,“你看,傳統的龍纏柱、踩高蹺、舞魚燈、拋歌等具有樂清特色的節目依然‘年年見’,我們對其進行改編、融合、創新,用更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重新演繹,一來是要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二來也希望有更多人特別是年輕人能關注並喜歡上傳統文化。”

(蔡甜甜參與採寫)

河北省武強縣傳承創新年畫藝術

弘揚年畫文化 寄托深深鄉情

本報記者 史自強

“畫兒美,畫兒鮮,買回家去過大年!”“木版年畫貼滿牆,家家過年喜洋洋!”春節之際,在木版年畫藝術之鄉——河北省衡水市武強縣,歡快的吆喝聲,映襯著喜慶的年畫,充盈著濃濃的年味。

最后一刀“畫龍點睛”完成后,年畫藝人辛彥軍面綻微笑。抓住年輕人的心,是武強年畫創作的新方向。“這次創作的龍年年畫《風調雨順》凸顯‘萌系’,憨態可掬,走‘國潮’路線,希望讓更多年輕人愛上年畫。”辛彥軍說。

“叮咚!”辛彥軍的手機不斷響起,提示她網店又有新訂單了。辛彥軍上午創作,下午發貨,年畫熱賣讓她忙得“腳板兒離地”。

“‘年畫一條街’集市開集啦,叔叔阿姨快快買起來吧!”武強年畫博物館展廳裡,府興幼兒園的10多名小朋友,身著紅色唐裝,現場展示年畫。

貼年畫,是我國民間傳統年俗,有祝福新年吉祥、興旺之意。武強年畫歷史悠久,作為弘揚年畫文化的重要陣地,武強年畫博物館陸續開展“龍年賀新春”主題活動,“博物館裡貼年畫”“萌娃舞紙龍迎新春”“年畫裡的戲曲·唱出來”等活動精彩紛呈。武強縣還定期舉辦年畫培訓,扶持青年人才,既推動藝術傳承,又壯大文化產業。近年來,當地已專業化培訓年畫學員1000余人,先后培養出縣級傳承人160余人。

“現在全體工人都在崗,勁頭足著哩!”臨近春節,武強縣北代鎮前西代村“匯名軒非遺工坊”經理溫潛鱗忙得不亦樂乎。最近,工坊在趕裝裱5000多張年畫的訂單。

工坊車間裡,工人們忙個不停。37歲的郭廣周正忙著刻版。他參加了縣裡舉辦的年畫從業者培訓班,刻版技藝不斷精進,“活多,手也勤,去年掙了10萬元。”

近年來,武強縣引導有年畫產業基礎的村庄和傳承人創辦基地,恢復年畫作坊。目前全縣年畫坊達120余家,帶動1300多名農民從事年畫刻版、印刷、銷售等。

給匯名軒工坊派訂單的,是武強縣文化旅游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走進公司展廳,書簽、馬克杯、筆記本、充電寶、手機架等20多個系列100多種文創產品,讓年畫走入更多應用場景。

“公司+工坊”聯動接單派單模式,在武強愈發成熟。在匯名軒,溫潛鱗剛添置了幾台文創產品生產設備,准備春節后投用。“工坊給20多名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年后准備再開幾個車間,多雇幾個工人,年畫產業一定能讓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溫潛鱗說。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09日 第 18 版)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