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人民日報看貴州>>程煥

文化為民、鄉村主體、村民主角、全民參與、全民創新

“村晚”正成為鄉村最燦爛的舞台(人民眼·新春走基層)

——山東、湖南、貴州的三個村庄調研見聞

本報記者 李 蕊 王雲娜 程 煥
2024年02月09日09:3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新春到,年味濃。

連日來,在許多鄉村的田間地頭、文化廣場、農家小院,一出出好戲演得精彩,鄉親們看得入迷。鄉土中國的新春氣息、文化脈動、生機活力,藏在了這一台台接地氣、聚人氣的“村晚”裡。

幾曲山歌,幾句鄉音,幾段舞蹈,一個個“草根節目”由村民自編自導、自排自演﹔演身邊人,話身邊事,唱新生活,一聲聲俚語方言飽含了鄉風鄉味、鄉情鄉愁,一張張幸福笑臉傳遞出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的蓬勃氣象。

習近平主席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中指出“‘村晚’活力四射”。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去年12月舉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文化和旅游部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全國“村晚”示范展示活動共舉辦2萬余場,參與人次約1.3億。

“村晚”為何越來越火?靠什麼讓村民“年年辦、年年追、年年看”?又有哪些台前幕后故事?春節前夕,記者深入山東、湖南、貴州的三個村庄調研採訪,與鄉親們一起看“村晚”,賞年俗,迎新春。

群眾自發

展現民俗、地域特色,節目散發著鄉土味、煙火氣

一座座民居沿江而建,清澈的水面蕩起漣漪……

這裡是貴州畢節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烏蒙山深處的一個傳統苗族村寨。農歷臘月二十四的下午,家家戶戶門前挂起大紅燈籠,村文化廣場上坐滿了人。

“一家人早早吃過午飯就來了,不趕早搶不到好位置。”村民楊龍提前安排好自家民宿裡的活計,隻為踏踏實實看一場“村晚”,“這樣的晚會,我們村已連續辦了3年,每年都像今天這樣熱鬧。”

開演了!悠揚的蘆笙曲交織著歡快的鼓點響徹舞台。苗家姑娘、小伙兒們表演的舞蹈《月亮挂在半山崖》,一開場便掀起高潮,引得掌聲、喝彩聲不斷。

化屋村所在的新仁苗族鄉,2021年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這裡的鄉親們能歌善舞。

“獨特的民族風情、民俗文化,讓我們的‘村晚’好辦更好看。”38歲的楊龍是“村晚”的熱心觀眾,“這些年我們村發展鄉村旅游,很多村民和我一樣,原先在外打工,現在返鄉創業,一邊做著民宿等生意,一邊向游客推介、展示我們的民族特色文化。”

近年來,隨著鄉村全面振興深入推進,群山環繞、臨江而居的化屋村推出了豐富多彩的旅游項目和文化體驗活動,聚集了村裡人氣,鼓起了村民腰包。

“日漸富起來的村民,文化需求也日益旺盛,組織民族特色活動的呼聲越來越高。2022年春節前,順應村民需求,我們舉辦了首屆‘村晚’,很多村民搬著小板凳來看。”新仁苗族鄉人大主席、化屋村黨支部書記許蕾介紹。

“‘村晚’為什麼火?火在村民當主角,火在群眾對鄉土文化的熱愛。”《月亮挂在半山崖》節目主創人員、化屋村村民楊燁說,“就拿我們這個節目來說,結合了苗族傳統歌舞與苗族青年男女戀愛的場景,又融入了現代舞蹈等元素。完全由村民自排自演,展示了民俗文化活力。”

村民當主角,演活了村裡人、身邊事。同一天,在湖南長沙瀏陽市大圍山鎮白沙村,“村晚”如期上演,從“導演”到“演員”都是本村村民。舞台上,一個名為《磨豆腐》的小品讓鄉親們看得津津有味。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豆腐成為許多白沙村民的“心頭好”,不僅因為當地方言中,“豆腐”的發音與“多福”相近,也因為經過多年發展,白沙村的豆腐產業年產值如今達到8000萬元,讓鄉親們“多富”起來。

今年1月中旬,村民們萌生了編排小品《磨豆腐》的想法。他們自發組織創作團隊,走訪了白沙村多位開豆腐作坊的村民,挖掘、整理他們的奮斗故事,還聯系了鎮文化活動中心一位負責人,幫著一起推敲打磨劇本。

“白沙豆腐好吃,關鍵在水。黃豆都是用我們大圍山清泉水充分浸泡了的。”“保護好環境就是保護我們村的豆腐產業,綠水青山永遠是我們白沙人的金山銀山!”……小品演出現場,掌聲一次又一次響起。

村裡一家豆腐作坊的負責人廖素平參與了創作和演出。演出結束,走下舞台,她感慨不已:“本色出演,講的都是咱身邊的故事,說的都是大家的心聲,過癮!”

有人打著快板說村規,有人唱著山歌迎游客……一個個群眾演員輪番登台,一樁樁田間農事、生活日常走上舞台。“因為演得真實,所以村民們愛演、愛看,今年已經是我們第七年辦‘村晚’了。”白沙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吳勇說。

年年辦,年年看,為何還年年熱?“因為‘村晚’有鄉土味,展現民俗、地域特色,又有煙火氣,是村民幸福生活的直觀寫照。”湖南省文化館研究館員周固堅曾籌辦、導演過多場大型“村晚”活動,在他看來,“村晚”是場晚會,更是鄉村文化藝術的“寶箱”、民俗文化的“展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集市”,“那些融匯在藝術舞台上的文化音符,傳唱的是鄉村全面振興、夢想照進現實的時代樂章。”

政府搭台

完善場地、服務保障、專業指導,文化惠民有溫度

室外寒風陣陣,“村晚”現場暖意融融。這裡是山東青島嶗山區沙子口街道大河東村,“村晚”正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行。節目換場,快板演員退出舞台,舞蹈演員踏上紅毯,大熒屏切換畫面,環繞立體聲響起,光影交錯間,舞者步伐輕盈,舞姿翩躚。

“好的視聽效果離不開好設備。”大河東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朱崇波邊說邊帶記者參觀,“我們‘村晚’演出室有空調、大熒屏,還有專業音響……”

走出演出室,來到一旁寬敞明亮的排練室,大河東村村民、舞蹈隊編導段志燕正帶著同村姐妹們熟悉動作,准備登台。“過去是室外演出,簡單搭個台子、拉個幕布就算舞台,最怕遇上刮風下雨天氣。排練也苦,夏天熱,得隨身帶上蒲扇﹔冬天冷,要裹大棉襖。”段志燕說。

2021年6月,沙子口街道在大河東村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專門設置了排練室、演出室,“村晚”舞台也從露天搬到了室內。“從搖蒲扇到吹空調,從小幕布到大熒屏,我們的演出條件越來越好,積極性越來越高。”段志燕說。

配套服務、資金保障等也同步跟進。沙子口街道黨工委宣傳統戰委員韓陽介紹,近年來,青島市及嶗山區鼓勵各村開展基層文化活動,培育發展一批民間文藝隊伍,還出台相關獎勵辦法,對積極舉辦“村晚”的村集體和在街道、區、市級重大節慶活動中表現優秀的文藝隊伍給予獎勵。

連續9年舉辦“村晚”,去年大河東村按政策順利申請到獎補資金,用於購置話筒、音響等設備,還給村裡幾支文藝隊添置了服裝、道具。前不久,段志燕帶舞蹈隊到區裡比賽獲了獎,又申領到一筆獎勵資金,“我們准備買一批新衣裳、新道具,請專業老師幫我們編排新的舞蹈節目。”段志燕說。

在周固堅看來,各地“村晚”越辦越火,離不開地方黨委和政府的搭台引導,“不僅要讓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有平台、有保障,還要讓他們有指導、能提高,把節目辦出質量和特色。”

在白沙村“村晚”《煙雨唱白沙》形體舞表演現場,伴隨著悠揚婉轉的旋律,10多名身著演出服的農村婦女撐開一把把油紙傘,在“朦朧煙雨”中漫步……

村民劉佳文舉起手機記錄下妻子表演節目時的優雅姿態。他的妻子叫胡秀蘭,大半輩子在家操持家務。劉佳文印象中多是妻子系著圍裙做飯、扛著鋤頭下地的樣子,“這幾年經常見她練舞,但沒想到跳得這麼專業。”

“跳得專業,全靠專業的人教。”演完節目的胡秀蘭來到丈夫身邊,眉開眼笑地告訴記者,“我們舞蹈隊選定節目后,村裡與市文化館聯系,給我們派來了舞蹈老師,幫我們一點一點地調整手勢和體態。”

胡秀蘭還是村老年大學學員。2018年10月,在瀏陽市、大圍山鎮支持下,白沙村開辦老年大學,課程包括舞蹈、聲樂、樂器、書法等,許多村民搶著報名。

“鄉親們興致高,光是來上舞蹈課的就有100多人。”吳勇說,白沙村地域面積較大,為方便開展活動,村裡按就近原則,引導喜愛舞蹈的村民組建了4支舞蹈小分隊,由專業教師定期現場指導教學。

“最初,我們有的跟不上節奏,有的動作不協調,連簡單的廣場舞都跳不好。現在,像形體舞這樣難度較大的舞蹈,我們也能跳。”如今,胡秀蘭與村裡姐妹們成立了開心姐妹舞蹈隊,每晚都在村裡小廣場集合,踏歌起舞。

有場地,有指導,還有“送戲下鄉”。今年的化屋村“村晚”,不僅有專業教師全程指導,畢節市文化館、黔西市文化館也派人到場支援。連離村百余公裡的赫章縣也來了一支表演團隊,送來當地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彝族鈴鐺舞”。12名演員手持鈴鐺,舞步輕盈,看得台下觀眾目不轉睛、連聲叫好。

近年來,黔西市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鼓勵有條件的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文藝團隊等走進鄉村,把具有專業水准的文藝節目送到群眾家門口。黔西市文化館館長何幸介紹,目前黔西市擁有49支社會文藝團隊、60支鄉鎮文藝宣傳隊,每年開展進村下鄉文化惠民演出200余場。

“借著文化惠民的東風,我們跟著學習、整理和發掘苗族多聲部民歌、口弦曲、蘆笙曲等,還創作了蘆笙舞、板凳拳舞、打鼓舞等10余支民族舞蹈節目。這次‘村晚’,不少節目都是村民新改編的。”許蕾說。

文旅融合

發展旅游給“村晚”帶來流量,“村晚”又賦能當地旅游發展

“鄉親們,跟我走,好戲還在后頭!”

白沙村“村晚”現場,一曲舞罷,吳勇拿起話筒擔當“導游”,帶村民、游客往萬福老街深處走。街面名為“年三拾”的老店裡,是白沙村精心設計的“村晚”非遺市集,展示了瀏陽的夏布工藝品、油紙傘及木版年畫等。

“開辟流動實景舞台是我們今年‘村晚’的一大創新。”吳勇介紹,“今年‘村晚’在劉家祠堂和一個農家小院布置了兩處會場,中間隔著萬福老街和萬福古橋。我們借鑒不少旅游景區時興的巡游活動,在兩個舞台會場轉場間隙,帶領鄉親和游客們在老街巡游,給大家帶來一場沉浸式演出體驗。”

巡游現場,有的非遺傳承人展示他們的傳統技藝、手工藝品,有的豆腐作坊店主向游客推介他們制作的各類豆制品。萬福橋頭,一群阿哥阿嫂身著藍色布衣,用客家話唱起山歌,歡迎遠道而來的游客……“這樣的‘村晚’好有趣,我們既觀賞了節目,還全程參與體驗了非遺項目。”來自長沙市區的游客周珂說。

“春節前夕,我們裝點特色古街,豐富非遺活動,把文旅項目體驗融入‘村晚’表演,讓舞台在山水間流動,唱響‘村晚’品牌。”吳勇說。

文旅體驗唱響“村晚”品牌,“村晚”活動助推鄉村旅游。楊龍介紹,在旅游旺季,化屋村游客絡繹不絕,他家10多間客房常常爆滿。有游客要吃地道的農家美食,有游客要看傳統的苗族歌舞,於是他常把“村晚”演員請到自家民宿,給游客們演上幾個拿手節目,“節目有看頭,演員有賺頭,還帶動了我們的生意。”

臨近春節,山東濰坊市民李勇堯一家本想來嶗山風景名勝區爬山觀光,剛到景區門口就收獲了“意外之喜”:景區入口廣場上,鑼鼓隊、舞蹈隊、秧歌隊挨個登場,紛紛拿出看家本領,贏得游客掌聲連連。

原來,這是大河東村村民從“村晚”節目中選取具有濃郁鄉土風情的民俗表演,帶到景區和游客們一起喜迎新春。“村子鄰近景區,村裡的鑼鼓隊、秧歌隊常來這裡表演。”朱崇波說。

演出間歇,穿插“廣告”。工作人員端著盤子走上來,盤子裡裝的正是當地特色小吃金鉤海米,供游客免費品嘗。“欣賞自然風光之余,還能看‘村晚’、品美食,這趟旅行賺到了!”李勇堯笑道。

“近年來,我們推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活動同景區旅游發展相結合,通過政府搭台、文化唱戲,旅游給‘村晚’帶來流量,‘村晚’也以其獨特的鄉土文化內涵賦能旅游發展。”嶗山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胡聲銳說。

1月18日,山東省正式啟動“2024春節山東鄉村文化旅游節”,發布重點活動安排和鄉村文化旅游精品線路,嶗山區也有了新計劃。“我們將在春節前后借勢發力,豐富拓展‘村晚’活動形式,開展‘村晚+農產品’‘村晚+露營’等特色活動,推動實現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胡聲銳介紹。

數字傳播

插上互聯網的翅膀,網絡直播、創意策劃豐富多彩,“村晚”被更多人看見

台上,村民們吹拉彈唱,載歌載舞。台下,鄉親們舉起手機,拍攝轉發。一條條“村晚”節目短視頻,通過社交平台上傳網絡,飛入千家萬戶。

化屋村原名“化屋基”,苗語意為“懸崖下的村寨”。化屋村曾被大山阻隔,“通信靠吼,出行靠走”。如今,村子修建了盤山路,道路通到了村民組,“網路”聯通家家戶戶。2020年,黔西市(時為黔西縣)被列為首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化屋村隨后成為黔西市首個覆蓋5G信號的村庄。“數字鄉村建設,讓更多人看到了化屋的美麗山水、民俗文化,也讓我們的‘村晚’在網上走紅。”許蕾說。

“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刺繡,都是我們‘村晚’節目裡展示過的,純手工打造!”化屋村95后繡娘楊文麗邊直播“村晚”邊帶貨,“網絡聯通,帶紅了我們的‘村晚’,帶火了我們的生意。”

帶火的不隻化屋村。“這是我們村的‘村晚’現場,有民族歌舞,有非遺展示,你不想來玩嗎?”在白沙村“村晚”拉歌環節,村民李立自告奮勇唱了一首流行歌曲,隨后第一時間把相關視頻發到微信朋友圈和短視頻平台,還在視頻裡推薦自家開辦的民宿,“我們民宿房屋的造型設計源自白嫩的水豆腐,線條簡潔方正,顏色也是白色。我們民宿還開設了白沙豆腐非遺體驗館,歡迎帶小朋友來體驗!”

在白沙村游客服務中心,店員黎興北也拿起手機直播“村晚”節目,順帶把豆腐乳、辣椒粉、蜂蜜等特色農產品推薦給網友:“我們村山好水好,土特產更有味道,歡迎家人們下單品嘗……”

當天,白沙村“村晚”還通過瀏陽市融媒體中心“瀏TV”視頻號直播,引來5萬余人次在線觀看,近萬網友點贊。“‘村晚’越來越火,得益於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這使它能夠吸引眾多觀眾目光並成為一個村的亮麗名片。”周固堅說。

在嶗山區,“村晚”的影響力走出大山,不僅因為村民自發在網上宣傳,還因為政府借勢發力,策劃系列線上活動。“依托‘嶗山融媒’客戶端,我們連續多年開展‘村晚’節目線上投票評選,鼓勵各村推薦‘村晚’節目,並在平台發布投票鏈接及參賽節目視頻。既吸引網友參與,也宣傳推介‘村晚’品牌。”嶗山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彭鹿鳴說。

大河東村三面環山,地處兩條河流交匯處。“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就是村子的特色,我們以此為題材創作舞蹈節目《水龍吟》,通過服裝、道具、動作等充分展現山水元素。去年在區裡組織的線上投票評選活動中,這個節目獲得全區第三名。”段志燕說,“今年我們要再接再厲,爭取拿到更好的名次。”

大河東村“村晚”現場,《歲歲好年》樂曲響起,不少游客也加入表演隊伍,擺臂、轉身、踢腿,踏著節拍起舞……

“村晚”現場的游客從哪兒來?“我是慕名而來。”山東聊城姑娘張玉涵說,“去年我在投票活動中看到過這個村的節目,前段時間又在短視頻平台刷到村子的元旦‘村晚’,感覺很不錯,這次專程來看。”

認真看一場“村晚”,感受濃濃的年味,體驗原汁原味的鄉村文化生活,張玉涵笑容挂在臉上,打開話匣子:“我把好看的節目、好玩的活動轉發到了社交平台,既傳遞歡樂,也讓更多的人了解‘村晚’,走進鄉村體驗鄉親們的幸福生活……”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09日 第 13 版)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