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思南:傳承歷史文化 賡續中華文脈

思南縣位於銅仁市西部,地處武陵山腹地、烏江流域中心地帶,漢置永寧縣,元設宣慰司,明清為思南府,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屬貴州開發最早的縣份之一。作為歷史文化大縣,將進一步強化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全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思南府文廟。
歷經千年更迭的思南,文脈延綿不絕,文明生生不息,素有“黔中首郡·烏江明珠”之美譽。思南是貴州歷史上最早改土歸流的地方,永樂十一年(1413),對思州、思南土司進行改土歸流,並在貴陽設立布政使司,標志貴州省的建立,土司改土歸流有力促進了西南邊緣地區的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也奠定了思南成為烏江流域政治、經濟、文化重鎮的歷史地位。目前,全縣現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58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7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1個。錄入《中國文物地圖集·貴州分冊》文物點163處。
思南中學。
思南悠久的歷史中也有著深厚的人文積澱,自古重視教育,人才輩出,在整個貴州教育發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古有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向皇帝上《開設賢科以宏文教疏》,奏請在貴州獨立設鄉試考場的“貴州科舉教育之父”田秋﹔有王陽明的再傳弟子,弘揚陽明心學,啟黔北一代文風的明朝著名理學家李渭。近有蓬溪起義,建立四川第一個紅色政權,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的紅軍高級將領曠繼勛將軍﹔有舍身傳播革命火種的黔東早期中共地下黨組織主要創建人肖次瞻。特別是設府以來的180多名知府,無一不重視教育、發展教育,一直讓思南人文蔚起,科甲蟬聯,也為現代教育打下了堅實基礎。
如今,思南中學為全省唯一辦在縣城的省級Ⅰ類示范性高中,思南第八中學為全省唯一辦在鄉鎮的省級Ⅱ類示范性高中。2023年,思南中學1403人參加高考,理科最高分685分,文科最高分647分,600分以上113人,一本上線率81.2%,本科上線率99.2%。
近年來,思南縣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傳承工作上,始終堅持“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原則,正確處理城市改造開發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關系,切實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扎實穩步推進城市更新,聚焦城市結構優化、功能完善和品質提升,積極探索創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利用的新經驗新路徑,全力處理好傳統與現代、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切實把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融入城市更新,更好凸顯城市的空間品質和文化魅力。(圖/文 黃文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