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花溪視窗

托起農民“莓”好生活

——花溪區多措並舉發展草莓種植產業

2024年01月19日10:01 |
小字號

1月16日,走進花溪區青岩鎮貴州高源草莓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草莓種植大棚,果香扑面而來,一顆顆紅彤彤的草莓個大飽滿、色澤誘人。

“這是公司種植草莓的第二個年頭,隨著經驗和技術的累積,2024年預計草莓產值可超過百萬元。”貴州高源草莓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筱婕說,公司除種植草莓外,還有育苗業務,未來,育苗業務將是公司發展的“重頭戲”。

2022年,貴州高源草莓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落地花溪區青岩鎮,當年6月份租賃流轉土地,9月份開工建設,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當時時間緊、任務重,幾乎是邊建邊種,雖然種植時間比正常時間稍微推遲了一些,但當年種下的草莓就實現了基本營收平衡。”談到公司初創時大家拼盡全力,僅用半年時間就完成別人兩年的工作量,陳筱婕十分感慨。

種植草莓,不僅得有拼勁,還得細心。在種植過程中,陳筱婕發現大規模種植草莓死亡率很高,即使重新補苗,其成活率依然很低。這讓陳筱婕意識到育苗的重要性。為此,公司花大力氣投資200余萬元建成育苗實驗室,與貴州省農科院合作開展專業育苗。

目前,貴州高源草莓種業公司有草莓組培、馴化、擴繁及栽培一體化脫毒良種示范推廣基地約100畝,其中30畝為草莓種植基地,40畝為草莓育苗基地。“公司的草莓基地更像是育苗的‘實驗田’,經過實踐檢驗的草莓苗才能承受市場檢驗。”陳筱婕說,預計明年,公司育苗板塊產值將達到500萬元,成為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

小草莓成就大產業。花溪區已有近40年的草莓種植歷史,草莓已成為花溪區具有地理標志意義的特色農旅結合產品。

花溪區農業農村局果樹站站長何娟介紹,目前,花溪區草莓種植面積達5000余畝,年產草莓約7000噸,產值約3.2億元,打造的“花小莓”品牌價值4.92億元,在2023年貴陽貴安首批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排名第三。

諸多榮耀的背后是花溪區打造區域農業品牌的決心和信心。

花溪區良好的生態環境、適宜的氣候條件、豐富的水資源十分有利於草莓生長和發育。然而,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花溪區草莓種植大多以散戶為主,銷售渠道主要依托零售和游客入園採摘。傳統的種植模式使得花溪區草莓種植產業覆蓋和帶動效果受限,加之草莓不耐貯運以及標准化種植程度不高等因素影響,導致草莓品質不穩定。

規范草莓發展,以品牌化路徑破解花溪區草莓種植產業發展瓶頸,打造具有標志性的農業龍頭品牌迫在眉睫。

在此背景下,2020年12月12日,花溪區草莓區域公用品牌“花小莓”在花溪區首屆草莓採摘季啟動儀式上正式發布。一經發布,“花小莓”就受到市場的廣泛矚目和好評。目前“花小莓”採摘節已連續舉辦3屆,通過草莓節帶動農業、旅游、文化等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新業態發展,將傳統種植草莓產業,向更加重品質和效益的品牌產業發展階段轉換,助力農戶增收、農業增效。

一個農業品牌強不強,歸根到底要靠產品質量來支撐,過硬的質量是“花小莓”品牌不斷壯大的關鍵所在。

為確保“花小莓”品質,花溪區多措並舉對“花小莓”進行規范化管理——

在強化頂層設計方面,出台《花溪區草莓產業提升發展工作方案》《花溪區草莓產業高質量發展方案》等系列文件,按照“六統一”,即統一種苗、統一品牌、統一包裝、統一質量、統一管理、統一形象,重點實施草莓種苗、標准、質量、品牌、安全“五大提升”行動,建立健全全產業鏈准入標准﹔

在強化質量溯源方面,建立花小莓質量安全追溯體系,解決“花小莓”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保証花溪草莓的品質安全。通過區級全檢、省級權威機構抽檢,農殘合格且達到“花小莓”的標准后,才能貼上“花小莓”標簽上市銷售﹔

在強化產品認証方面,推廣有機草莓、綠色食品認証,以認証促規范管理,促標准生產﹔

在強化檢測創新方面,啟動質量快檢模式,推進“花小莓”快檢方法開發驗証,並在實踐中得到應用。

多管齊下,“花小莓”品牌日益響亮,進一步獲得市場認可。去年,“花小莓”獲評“2023年度受市場歡迎草莓區域公用品牌全國20強”,並榮獲“2023年度受市場歡迎草莓企業品牌”“2023年全國土特產”,其品牌影響力輻射全國。

“‘花小莓’品牌的建立和推廣,加快了草莓種植產業間的融合,使草莓產業從單一的農產品定位向零食消遣品、旅游商品定位轉變,將一二三產業有機結合在一起。未來,我們將充分挖掘花溪草莓的發展優勢,為花溪區草莓種植產業發展轉型提供更多新方向,推動‘小草莓’成‘大產業’,托起農民‘莓’好生活。”花溪區農業農村局農產品加工中心主任王雲說。(花溪區人民政府網)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