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警察節丨貴州省公安廳舉行“向人民報告”主題警營開放日活動

為慶祝第四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到來,1月10日上午,貴州省公安廳舉行以“向人民報告”為主題的警營開放日活動,邀請警風監督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公安英模、因公犧牲民警家屬、傷殘民警家屬、公安英烈子女以及新聞媒體記者和群眾代表等50余人到貴州110服務中心和貴州警察博物館,零距離觀摩公安工作,切身感受公安機關在平安建設中取得的成效和警營文化。
“您好,這裡是貴州110接警中心,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助您……”“是110嗎?……”看到一位接警員在數十秒內迅速判明情況,並根據警情屬地快速發起報警群眾、接線員、屬地民警“三方通話”,調度屬地民警直接與群眾溝通報警事項並同步趕赴現場,全力做到及時、准確、有效處置各類警情。現場的群眾紛紛為工作人員的接處警工作效率點贊,一位雲岩區群眾感嘆到:“這是我第一次親眼看到公安機關開展接處警工作,真的沒想到現在的速度這麼快!”
“三方通話”省略了大量的中間環節,既為人民群眾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也為警情處理爭取了大量時間。警風監督員張聖弢這樣說道,“110接處警是公安機關護安保寧的‘第一防線’、服務群眾的‘第一窗口’、執法辦案的‘第一環節’,通過參觀學習,使我深切感受到‘人民公安為人民’的真摯情懷。正是有了廣大民警輔警的艱辛付出,我們才能有今天安定祥和的社會環境。”
活動中,工作人員向現場群眾詳細介紹了貴州110接處警改革和工作流程等內容,並對他們的問題一一進行解答。據悉,貴州公安近年來大力開展接處警改革,全面整合全省各市縣的接警服務資源,深化大數據應用,在全國率先實現了集中統一接轉110報警求助。2023年,全省110呼入量1186.4萬起(日均3.3萬起),在線解答、轉接其他相關職能部門等共195.7萬起(日均5360起)。數據顯示,接聽群眾報警電話平均時長為1.6秒,“三方通話”發起平均時長在40秒以內,與改革前相比接處警反應時長縮短了近30%,刑事、治安警情持續下降,人民群眾對110接警工作滿意度為99.8%,對處警的滿意度為98.9%。
來到貴州警察博物館,講解員帶領大家有序參觀了序廳、黔警史話、紅色印記、崢嶸歲月、揚帆改革潮、奮進新時代、致敬公安英烈等7個展區,通過圖文實物展陳、典型案例演示、情景互動等方式,教育引導大家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奮進力量、講好警察故事。
公安隊伍是一支有著光榮傳統、英雄輩出的隊伍,是和平時期犧牲最多、奉獻最大的一支隊伍。當大家來到致敬英烈展區時,無不為眼前的英雄壯舉所感動,他們在打擊犯罪、維護穩定、保護群眾、搶險救災中,越是危險越向前、越是艱難越擔當,不惜用鮮血和生命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據統計,新中國成立以來,全省公安機關先后有630多名民警因公犧牲,2萬多名民警因公負傷,涌現出以馬金濤同志為代表的一大批先進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
英雄雖已離開,但從未遠去。“小時候光覺得他忙,很少有時間陪伴家人,直到今天我也成了一名人民警察,才真正體會到他當時的辛苦與責任。”一位榕江縣公安局三江派出所民警、公安英烈子女說:“019162是我父親生前的警號,他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群眾安全,他是英雄,也是我的榜樣,我將繼承好019162警號,積極努力工作,為公安事業貢獻應有力量!”
“這次活動極有意義,我和大家一起回顧了貴州公安發展歷史,見証了眾多英雄前輩的光輝事跡,煥發了我十數年從警生涯的歸屬感、榮譽感,使我倍感榮幸和自豪。”公安英模袁紅在活動結束時說道:“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履行好每一項職責任務,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1.10”中國人民警察節當天,全省各地公安機關同步舉行了警營開放日活動,營造了社會各界關心支持公安工作的良好氛圍。(貴州省公安廳官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