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沿河視窗

沿河:小紅薯變身致富“金絲線”

2024年01月12日17:49 |
小字號

近年來,沿河縣立足地方特色農業產業優勢,採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運行模式,帶動群眾種植紅薯,加工生產紅薯粉,有效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近日,筆者走進位於淇灘鎮的沿河會玲土家苕粉加工廠,隻見工人們正忙著攪拌、切割、晾晒紅薯粉。

工人正在加工紅薯粉。

工人正在加工紅薯粉。

該加工廠負責人羅會玲告訴筆者,她的苕粉加工廠自1997年就開始加工生產紅薯粉了,年產量能達到100噸左右,產品主要以批發的方式銷往貴陽市、遵義市及周邊區縣。

“我們廠紅薯粉的原材料主要來源於當地,廠裡的效益還不錯,所以這兩年大家種植紅薯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不斷帶動群眾增收。”羅會玲笑著說。

工人正在加工紅薯粉。

工人正在加工紅薯粉。

據了解,沿河一直以來就有制作手工紅薯粉的傳統,每年冬閑時節,村民就會在自家庭院裡搭建紅薯粉手工加工作坊,採用傳統手工制作紅薯粉。后來,大多數人外出務工,種植紅薯的人越來越少,紅薯粉逐漸成了很多人的鄉愁回憶。

近幾年,該縣積極調整發展思路,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鼓勵群眾種植紅薯,建立紅薯粉加工作坊,化紅薯粉為“金絲線”,助力群眾走上增收致富道路。

加工好的紅薯粉。

加工好的紅薯粉。

在夾石鎮黃泥村,村民張六娥告訴筆者,以前大家種紅薯大多數都是用來喂豬,少部分自家加工成紅苕粉,大家都覺得紅薯是不值錢的“土疙瘩”。現在,村裡有了紅薯粉加工廠,不僅可以將自家紅薯澱粉賣給加工廠,而且自己也可以來加工廠加工紅薯粉。2023年,她家種植了1萬余斤紅薯,經濟收入一下提高了好幾倍。

“我們在這裡加工紅薯粉既方便又實惠,既可以自己吃又可以拿去賣,增加收入。”張六娥說。

經過加工的紅薯,由“土疙瘩”變成了村民增收的“金疙瘩”。下一步,沿河將繼續帶動群眾種植紅薯,發展好紅薯粉特色產業,不斷提高群眾收入。(文/圖 楊洪、薛周雨、周偉)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