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本網原創

貴州大方:優質醫療護航百姓健康

人民網記者 王秀芳
2023年12月20日08:58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以前是去貴陽或重慶,沒想到家門口的醫院技術也很‘硬’。住院一周左右,各項指標慢慢趨向正常。”眼看症狀逐漸緩解,徐先生和妻子懸著的心終於落地了。

徐先生家住大方縣馬場鎮,因腎衰竭引發消化道出血前往大方縣人民醫院就診,情況一度十分危急。為及時止血,避免病情加重,主治醫師為其制定了個性化的診療方案。眼下,徐先生的病情正日趨好轉。

群眾在達溪鎮中心衛生院就診。人民網 王秀芳攝

群眾在達溪鎮中心衛生院就診。人民網 王秀芳攝

家門口治重病,既讓患者享有優質醫療服務,又解決了看病難、看病遠、看病貴問題。這是大方縣醫療衛生事業快速發展的縮影,也得益於農工黨不間斷的精准幫扶。

大方是農工黨中央對口幫扶縣。35年來,農工黨中央及各級地方組織充分發揮黨派界別優勢,累計協調捐贈醫療幫扶資金及物資設備1.45億元,指導大方建成貴州省首個全覆蓋的山區緊急醫療救援體系,籌資2430萬元實施“同心全科醫生特崗人才計劃”……

同心同德謀發展,同行同向惠民生。在農工黨傾力幫扶下,大方縣衛生健康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目前,全縣共有注冊醫療衛生機構590個、編制床位數4619張、衛生專業技術人員5208人,百萬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

對口幫扶 筑牢健康防護網

急救調度平台、院內早期預警、縣域智慧重症,三大系統構成了華西-大方 縣域急危重症救治一體化指揮中心。在這裡,全縣急危重症救治情況一目了然。

華西-大方 縣域急危重症救治一體化指揮中心。人民網 王秀芳攝

華西-大方 縣域急危重症救治一體化指揮中心。人民網 王秀芳攝

全縣數據一屏統攬、精准調度,華西-大方 縣域急危重症救治一體化指揮中心集院前急救、危重症監護轉運、院內重症早期預警、院內外遠程重症監護等功能於一體,實現急危重症患者醫療救治快速高效。

“依托該中心,醫生不僅能實時掌握在院患者情況,還能指導鄉鎮衛生院搶救急危重症患者,避免錯過黃金救治時間。”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大方縣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郭軍說。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是中國西部疑難危急重症診療的國家級中心。2022年6月,在農工黨中央幫助協調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與大方縣人民醫院簽訂了醫療衛生對口幫扶協議,並在大方縣人民醫院挂牌成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協作醫院。

大方縣人民醫院內,工作人員正在協調救護車。人民網 王秀芳攝

大方縣人民醫院內,工作人員正在協調救護車。人民網 王秀芳攝

聚焦大方所需,發揮華西所能。結對幫扶以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以協作醫院為載體,積極實施“專家支援科間協作、智慧醫院、多學科會診、提質改造、等級創建”六大工程,力爭將大方縣人民醫院建設成為技術精良、管理精細、服務優質的黔西北區域醫療中心。

選派2名專家任職大方縣人民醫院副院長,指導縣域急危重症救治一體化體系建設,1名學術副院長、8位科室主任參加幫扶工作﹔開辟人才培養綠色通道,通過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進修、跟班學習等方式,每年為大方縣人民醫院培養中高層醫療骨干40名以上﹔借助農工黨、東西部協作項目支持,打造大方縣急危重症救治一體化體系,讓“上車即入院”“移動ICU”等從理論轉化為實踐,為患者爭取更多救治時機。

此外,大方縣人民醫院還依托華西醫院國內國際高端學術會議、培訓資源,獲得遠程會診、疑難病例討論、在線轉接診、博士快車、華西博士與青年醫護“結對子”等臨床指導和支持,並借助華西醫院及各幫扶醫院綜合實力,建立多學科綜合治療(MDT)院內外會診討論機制,促進各學科交流和交叉合作建設。

“診療技術、專科建設、醫院等級、醫院管理,結對幫扶以來,華西醫院圍繞大病不出縣目標,為大方縣人民醫院量身打造中長期發展規劃、培養醫務人才。”郭軍表示,希望通過全方位幫扶,補齊大方醫療短板和弱項,努力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人才隊伍。

搭乘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幫扶快車”,大方縣人民醫院持續催生內生動力,成功創建三級綜合醫院,診療能力大幅提升。今年1至10月,該院出院人次同比增長24.04%,手術同比增長3.66%,病床使用率達到100%。

資源下沉 就近就醫更便捷

小病在家熬,最多撿點藥﹔一旦有大病,必須朝城跑。過去,基層醫療衛生條件嚴重不足,是大方縣廣大群眾的心口之痛。

“現在,老百姓不再為生病急得團團轉,哪怕嚴重一點的病也不怕。他們知道,家門口的醫院能治。”大方縣達溪鎮中心衛生院院長周開坦言,農工黨“同心助醫工程”的實施,讓群眾就近就醫不再難。

華西-大方 達溪遠程監護中心一隅。人民網 王秀芳攝

華西-大方 達溪遠程監護中心一隅。人民網 王秀芳攝

“同心助醫工程”以解決山區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為切入點,通過培訓基層衛生人員、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准化建設、促進醫藥衛生制度改革,推動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借助該項目,大方縣34個鄉鎮(含托管鄉鎮)309個村衛生室完成標准化規范化改造,達溪鎮中心衛生院便是其中之一。

達溪鎮中心衛生院地處大方縣北片區中心地帶,輻射核桃、東關、瓢井、三元等多個鄉鎮。“以前僅有2個科室、21名醫務人員,附近居民都不願意來。”周開回憶,為方便群眾就醫,農工黨中央投入近80萬元進行科室改造,又陸續投入近200萬元支持醫療設備更新。

如今,達溪鎮中心衛生院已標准化設立內科、婦科、外科、超聲科、公共衛生科等多個科室,規范化配置X線攝影系統(DR)、CT、彩色B超機、心電圖機等設備,輻射周邊鄉鎮近10萬群眾,年門診量達10萬人次以上。

從隻能開展簡單的傷口清創縫合術,到發展成為一所集公共衛生、醫療、教學為一體的中心鄉鎮衛生院,達溪鎮中心衛生院的“蝶變”,是農工黨中央幫扶下,大方基層衛生院發展的生動縮影。

早在1996年至2009年,農工黨就通過在大方開展“全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探索“村民健康檔案”、送醫送藥義診等方式,緩解農民常見病、多發病救治難題。2010年至今,“同心助醫工程”“同心全科醫生特崗人才計劃”“精准醫療愛心行動”接踵而至,推動大方醫療衛生事業“跨越式”發展。

不僅如此,農工黨中央還指導大方縣級醫院與鄉鎮中心衛生院建立“大片區醫共體”,規范村級衛生室服務項目,破解醫院“小馬拉大車”的困局。目前,大方縣已初步建成“龍頭支援聯體共建,資源下沉利益共享,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的城鄉一體化區域性醫療聯合體系,覆蓋鄉鎮衛生院26個。

分期分批舉辦15個類別30個班次的鄉村醫生培訓,共培訓鄉村醫生2200人次﹔為全縣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添置2048件醫療設備、2796件服務設施,配給1500萬元的藥品﹔配備2輛大型流動醫院車和36輛流動醫療服務車,構建起貴州首個全面覆蓋、全程聯動的山區緊急醫學救援體系……

30多年來,農工黨充分發揮醫衛界優勢,著力推動大方縣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醫療衛生資源下沉,切實打通基層醫療機構缺醫少藥“最后一公裡”,山區群眾看病難、看病遠、看病貴問題逐步得到緩解。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