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0條新聞
今天,將推出《食尚貴州》第五集——刺梨篇。
在貴州人的餐桌上,總有一杯琥珀色的果汁,聞上去香香的,喝一口酸酸的,當地人會安利:“這是我們用維生素C含量最高的水果榨成的——刺梨汁!”
刺梨,是現代年輕人“朋克養生”的新寵,是貴州人的“治愈系”聖果﹔是抗戰將士的“營養包”﹔是作家葉辛的青春回憶“愛情果”……對於世代生於斯長於斯的貴州人來說,刺梨,便是“兒時的味道”﹔《黔書》亦有雲:“味甘而微酸,食之可以解悶,可消滯。”
1942年,時任國立貴州農工學院院長的羅登義初次發掘刺梨的營養價值並有效應用,呼吁廣大民眾和抗日戰士:“每日食用1至2枚刺梨鮮果或干制果實,可以補充維生素之不足,消除士兵的夜盲症,增加健康和體力”。羅教授親自帶領學生在貴州湄潭、花溪等地採集野生刺梨,干制后運往抗日前線。
也是在同一年,提出著名的“李約瑟之問”的英國生物化學家李約瑟來到貴州,親眼見証了羅登義的刺梨研究成果,將其著入他的被稱為“20世紀作家西方漢學名著”的卷本《中國科學技術史》中,並將刺梨以羅登義的名字命名為“登義果”。
遠在抗戰大后方貴州的羅登義,刺梨研究成果震驚了國際學術界,而長在西南大山裡的小金果刺梨,也第一次被世界認識。
時至2020年,正是看中了貴州刺梨的貴如黃金的價值,鐘南山院士出席2020年刺梨產業發展論壇暨刺檸吉2億元扶貧消費券上線儀式上不吝夸贊:“刺梨本身,在所有的水果之中,維生素C含量最高的……100g刺梨差不多就有接近3g多的維生素C,一片泡騰片維生素C是1g,100g刺梨就等於3片了……”
黔地出好果。作為貴州十二個特色產業中最具唯一性的產業刺梨,以其富含極高維生素C、維生素P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食藥兩用”等特點,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一致認可,也獲得百姓的廣泛關注。
“C”位出道的貴州刺梨,全省種植面積穩定在210萬畝,綜合產值超150億元,品類更是發展出刺梨原液、刺梨果脯、刺梨飲品、刺梨氣泡水等的完整鏈條,已成為貴州特色優勢產業的一張經典名片。
貴州刺梨,維C之王,貴果王者!(周雅萌)
來源: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 貴州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