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美其美 美美與共
貴州民族大學“美美與共”系列美育實踐活動精彩紛呈

“學校開展的美育活動的沉浸式體驗真是太棒了!”學生們由衷的感嘆。近日,貴州民族大學教務處牽頭,聯合團委、美術學院、音樂舞蹈學院、體育與健康學院、民族學與歷史學學院等結合專業特點成功舉辦了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系列美育實踐活動。
金相顯微鏡下的材料之美。
據介紹,此次活動匯聚了各種藝術形式,包括蠟染、陶瓷制坯、上釉與燒制,貴州土紙的制作及國畫繪制,民族風俗風情攝影比賽、魅力城鄉設計展等,展現了學生們在多個藝術領域的卓越才華。
沉浸式體驗手工藝工坊。
活動旨在為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切實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進一步強化學校美育育人功能,按照教育部、財政部、文旅部、省教育廳相關工作要求,構建集課程教學、實踐活動、藝術展演為一體的美育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活動中,學生不是旁觀者,而是參與者,還可以與藝術家們面對面交流,手把手教學,深入了解他們的創作靈感和技巧,體驗貴州蠟染、土紙制作等。
寓教於樂的才藝展示。
為了培養學生的手工藝技能,學校策劃並成功舉辦了一系列手工藝工坊,其中包括陶瓷工藝坊、非遺技藝——蠟染工坊、土紙制作體驗之旅、黔村藝路版畫繪制、插花花藝工坊等。在這些工坊中,學生們親自動手制作陶藝、蠟染、土紙制作、手工繪制版畫,插花等活動。這不僅提升了他們的動手能力,還深化了對傳統手工藝的理解和尊重,也加強了團隊協作能力。學生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不僅學到了新技能,同時提升了其審美能力。
戲劇進校園活動照。
音樂舞蹈學院舉辦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貴州民族大學新生入學教育藝術思政課,借助舞台表演的形式,學生們通過團隊協作,在舞台上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才藝,為2023級新生們帶來了一堂生動的思政課和美育課,這場獨特的藝術表演分為“憶苦難的歷程”“贊燃燒的歲月”“詠絢麗的春天”“頌領航新時代”四個章節,將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故事融於藝術,整場晚會絢麗多彩,為師生帶來一場視聽盛宴。體育與健康學院舉辦了“以體鑄魂、以美培元”迎新晚會,將體育與藝術相結合,成功呈現了體育的韻律美、節奏美、力量美、姿態美等,同時也讓在場學生感受到了藝術的力量,這些表演不僅是對學生們才藝的集中展示,加深了他們對藝術在促進情感表達和團隊凝聚方面的重要作用的認識。
中國文物之美。
學校著力構建具有特色的美育體系,利用各種文化資源、科技技術助力美育教育,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美育實踐活動,其中民族學與歷史學學院開展了感受中國文物之美,傳媒學院開展了戲劇、相聲進校園、數據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利用軟件技術制作各類數據可視化作品,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利用學科競賽的契機引導學生挖掘材料科學中美的元素,民族文化與認知科學學院學前專業到學校附屬幼兒園及子校開展美育手拉手活動等,助力幼小教育。
數據可視化作品。
通過這一系列的美育實踐活動,學生們不僅提升了認識美、欣賞美的藝術能力,同時也參與了匠心之美,學術之美等系列體驗活動,培養了團隊協作能力和創造力。學校將繼續致力於推動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美育教育,讓大家體驗學習之美,生活之美,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才華的平台,營造美美與共和諧共進的校園氛圍。(貴州民族大學黨委宣傳部供稿供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根根翠竹鋪就特色致富路(美麗中國·“以竹代塑”在行動②)
- 核心閱讀 地處黔北的貴州省赤水市,全域277.8萬畝土地,竹林面積達到132.8萬畝﹔常住人口近23萬,從事竹產業的就有18萬左右。近年來,赤水市發揮竹優勢、做好竹文章,在長江上游筑起一道綠色生態屏障,為當地百姓鋪就一條特色致富道路。…
- 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 一年多來,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蹄疾步穩—— 躍上新高度,“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寫入黨的二十大報告﹔ 開建新項目,平陸運河正式動工,建成后將成為西南地區最便捷水運出海通道﹔ 運行新線路,“重慶—萬象—新加坡”鐵公聯運班列、“成都—欽州—泰國”鐵海聯運班列、“貴陽—霍爾果斯—哈薩克斯坦”中亞班列等開通﹔ …………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囑托,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正加快推進,邁向高質量發展。 全鏈條、大平台、新業態,重慶、四川、貴州等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參與地區,不斷創新運營組織模式,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牽引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將獨特區位優勢更好轉化為開放發展優勢,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