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六盤水視窗

六盤水市生態移民局創建移民安居樂業新家園

2023年11月08日17:43 |
小字號

近年來,市生態移民局強化黨建引領,聚焦易地扶貧搬遷公共服務、培訓和就業服務、文化服務、社區治理、基層黨建“五個體系”建設,著力把安置區建設成讓搬遷群眾居安、業安、身安、心安的“四安”家園,真正提升了搬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黨建引領抓治理

打造“居安”新環境

選好“帶頭人”。從搬遷社區居民中選拔優秀干部組成“兩委”和網格員隊伍,打造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隊”。全市71個安置區基層黨組織從搬遷社區居民中選任支委委員61名、黨支部書記11名。為切實提高基層治理水平,連續兩年舉辦全市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地黨組織書記和黨務干部示范培訓班,培訓移民(社區)干部300余人次。近年來,六枝特區聚福新苑黨支部、盤州市金秋居委會黨支部、思源居委會黨支部、七指峰居委會黨支部、水城區新業社區黨支部、鐘山區幸福裡社區黨支部等均被評為“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黨組織”。

架起“連心橋”。推行“黨組織+居委會+網格化+樓棟長”“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基層治理模式,通過機關聯基層、干部聯群眾,帶動搬遷群眾積極參與社區治理,讓他們想辦事有“門路”,遇難事有“娘家”。市、縣(區)兩級移民干部174人,共結對聯系390余戶搬遷群眾。

筑牢“防護牆”。全市71個安置區劃分網格391個,配備專兼職網格員408人,新建警務室46個,組建治安巡邏服務隊71支,新建微型消防站53個。實現安置點、綜治中心、“天網工程”“雪亮工程”全覆蓋。

黨建引領抓就業

搭建“業安”新平台

搭建基礎服務平台。在安置區建設就業創業服務中心(站),建立就業台賬,實時掌握就業情況,針對性推進就業。全市建立就業創業服務中心(站)71個,累計為搬遷群眾提供就業崗位推送等服務5.33萬人次,實現就業2.55萬戶5.83萬人,就業率95.64%。

搭建就業幫扶平台。通過落實場地免租、稅費減免等政策,利用安置區商鋪等資源為創業者鋪就“綠色通道”,提供“一站式”創業指導和創業擔保貸款服務,著力幫助創業人員解決融資難題,促進1654名搬遷群眾自主創業。全市28個安置區成立了集體經濟組織,帶動382名搬遷群眾就近就業增收。

搭建就業兜底平台。對需要看護病人、老人、照顧子女等無法外出務工的特殊勞動力,積極開發園區就業崗位。通過鄉村振興銜接資金、東西部協作資金等,適度開發公益性崗位,解決3286名留守婦女和弱勞動力等就業困難搬遷群眾的托底就業問題,全市搬遷勞動力實現就近就業2.73萬人。

黨建引領抓服務

開啟“身安”新生活

組織聯動開展服務。建立黨員干部志願服務活動制度,制定黨員先鋒量化考評表,切實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全市移民系統組織94名在職黨員統一到“機關聯基層”黨建聯系點報到,聯合社區黨支部,常態化開展調研走訪,聽取基層意見建議,開展志願服務860余人次。積極爭取投入中央、省級鄉村振興銜接資金4401.6萬元,完善安置區各類基礎設施。水城區野玉海安置點、鐘山區幸福裡社區被評為“全國美麗搬遷安置區”。

部門聯動強化服務。制定出台《關於高質量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形成后續扶持“1+1+10”的政策矩陣。實現71個安置區醫療機構全覆蓋,全市2.4萬名易地扶貧搬遷適齡兒童實現就近入園入學,落實低保3.29萬人,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10.94萬人,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7.23萬人。六枝特區聚福新苑社區、盤州市金秋社區被評為“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健全設施,優化服務。在安置區建設“一站式便民服務中心”公共服務配套體系,爭取各類資金1289萬元,完善提升各種配套基礎設施等,建成圖書分館(室)71個,建成易地扶貧搬遷綜合性文化服務示范點12個。水城區阿婁社區成為全省縣域文化產業發展“三個一工程”文化產業示范社區,鐘山區幸福裡數字農家書屋成為六盤水首家“館屋共建”試點。

黨建引領抓文化

共建“心安”新家園

創新發展模式促融合。創新提出創建“和諧社區、活力社區”,為提升全市易地搬遷安置社區“軟”服務明晰了思路。目前,全市71個安置區已實現“五個體系”全覆蓋,34個200戶以上安置區被打造成為“和諧社區、活力社區”。“兩個社區”做法入選全國首批農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進行推廣。

提升文化服務水平促融合。出台“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特色文化建設標准、文化志願組織建設服務標准、文化效能評價標准”的“1+3”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從弘揚傳統文化、豐富精神生活、激發內生動力等方面著手,在傳統節日或重要時間節點期間舉辦各類文化活動240場次,覆蓋8.1萬人。成功舉辦四屆易地搬遷群眾廣場舞展演,帶動4.8萬群眾參與,六盤水市搬遷群眾廣場舞展演活動信息在國家發改委微信公眾號發布。

強化感恩教育促融合。利用好先進典型警示教育,在社區開展文明之星、最美家庭等評比活動,實行積分獎勵,充分調動搬遷群眾積極性。組織搬遷群眾開展各類文藝活動,引導搬遷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全市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開展感恩教育1009場次,評選文明家庭817戶、勤勞致富模范戶346戶、身邊好人353人,加速實現搬遷群眾從“融入”走向“融合”。(陸生軒)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