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本網原創

【網上群眾路線貴州實踐】四渡赤水紀念館:創“數字”場館名牌 建“智慧”科普平台

陳潔泉
2023年11月08日08:10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雲”看館藏文物、沉浸式語音導覽、720度全方位漫游觀展、實時專業語音講解、紅色故事AR互動……走進位於貴州習水的四渡赤水紀念館,“數字”元素隨處可見,“智慧”場景多元豐富。

四渡赤水紀念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一級博物館。建館十余年來,四渡赤水紀念館不斷拓展“互聯網+場館”模式內涵,創新紀念館“雲”參觀、紅色文化“雲”學習、紅色故事“雲”互動等“智慧”場景,全力打造“互聯網+場館”新模式,為參展觀展群眾帶來更多新鮮體驗。

創新文物保護手段 積極打造科普高地

四渡赤水紀念館官方網站,可謂一個驚喜連連的寶藏地:2000余平方米展廳面積盡顯於方寸、9個四渡赤水博物館群實時即時預約、7項場館雲服務多元齊全、100余篇紅色故事在線科普、上千件館藏文物琳琅滿目……

四渡赤水博物館群展示截圖。

四渡赤水博物館群展示截圖。

這也是四渡赤水紀念館數字化建設的成果展示。近年來,四渡赤水紀念館高度重視文物征集、保護、利用工作,申報實施了四渡赤水紀念館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館藏文物數字化保護和紅色基因庫等項目,積極推動科學保護利用和展示館藏文物。

直至今日,四渡赤水紀念館先后完成了革命舊址全景熱點採集、紅色革命文物資源數字化保護、紅色革命文物數字化集中展示區建設、數字化成果展示利用及宣傳推廣、智慧博物館綜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設等數字化探索更新,館內文物研究和保護已然具備了牢固的數據基礎。

同時,在保護遺址的前提下,四渡赤水紀念館利用數字化手段對相關歷史事件、人物進行復制展示,最大限度發揮革命遺址的價值,完成雲貴川 50 個重要“四渡赤水戰役遺址遺跡”展開資料收集、整理、影像數據採集公布,讓觀眾更准確詳盡地了解四渡赤水戰役。

如今,進入四渡赤水紀念館官方網站,觀眾可以在網站內查詢了解四渡赤水紀念館館藏文物數字化信息,在數字化展廳參與紅色故事AR互動,並可以將互動視頻一鍵上傳至個人新媒體賬戶,沉浸式觀看紅色歷史場景,深刻感悟偉大長征精神。

建設智慧管理平台 全面實現資源共享

數字化保護、智慧化服務、智慧化管理……在眾多“智慧”場景應用展示的背后,四渡赤水紀念館更有一套以科技支撐、智慧賦能的“智慧”場館運行管理模式。

四渡赤水紀念館智能導覽服務展示截圖。

四渡赤水紀念館智能導覽服務展示截圖。

加大數字化保護力度。作為全省博物館建設試點單位,四渡赤水紀念館率先對可移動文物進行保護,開展數字化保護建設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 100 件/套珍貴文物信息三維掃描採集處理、30件/套珍貴文物信息三維渲染、200件/套珍貴文物二維億像素級高清信息採集處理、300 件革命舊址群全景熱點資源採集處理。

完善智慧化服務系統。為更加高效安全規范地保護文物奠定堅實基礎,四渡赤水紀念館以實現館內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核心,運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通訊、5G、VR、CR、超高清數字技術、三維立體技術、AI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不斷完善智慧化場館服務系統。截至目前,四渡赤水紀念館虛擬展館點擊量已超80萬人次。

建設智慧化管理平台。目前,四渡赤水紀念館已經建立了集藏品數字化管理系統、環境監測管理系統、數字化資源管理系統、行政辦公管理系統等為一體的物聯體系,實現“管理+保護+服務”全方位的科學管理模式。

拓展宣傳展示渠道 營造濃厚學習氛圍

有了“底子”,也要有“面子”。多年的數字化場館建設探索,讓四渡赤水紀念館在“智慧”場館的名列中嶄露頭角,也因此開辟了更多的展示舞台。

除開設紀念館官方網站外,四渡赤水紀念館還大力推行全媒體宣傳教育模式,搭建“紅色互動”平台,廣泛運用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平台,上線了《四渡赤水》電子書等產品,讓廣大群眾從多種渠道感知紅色文化內涵。

四渡赤水紀念館館藏文物“雲”參觀頁面截圖。

四渡赤水紀念館館藏文物“雲”參觀頁面截圖。

同時,四渡赤水紀念館還深入挖掘紅色歷史故事,先后編寫了《六張舊幣傳佳話》《兩個銅板的故事》等多個文物故事,推出了“紅軍后代講故事”等14個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紅色故事視頻,切實發揮紅色場館的文化育人作用。

堅持守正創新,搭建多元平台﹔挖掘紅色故事,拓展育人渠道……四渡赤水紀念館的創新探索實踐仍未止步。如今,四渡赤水紀念館正通過多形式、多角度的“智慧”場景建設,及多渠道、多形式的紅色文化宣傳,密切聯系群眾、服務群眾,在廣大群眾心中廣撒深播“紅色種子”。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