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貴陽: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這樣“煉”成

2023年11月07日11:00 |
小字號

11月6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對外公布貴陽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成為全省第一個成功創建的地級市、全國第三個成功創建的省會城市。

成績來之不易,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場接力跑,凝聚了貴陽多年來的努力與奮斗。這些年,貴陽市深入推進“生態立市”戰略,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謀劃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在積極推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建設方面,重點開展了如下工作——

不斷完善體制機制。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為雙主任的市委生態文明建設委員會,統籌推進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目前,已建成各類公園1025個,生態環境質量指數達65,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與評估,發現各類物種3657種。

努力改善生態環境。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固廢治理、農村環境整治”五大攻堅戰,率先在全省創造性提出“開門優”“冬春防”等攻堅行動,大氣污染防治典型經驗做法獲生態環境部通報表揚,南明河綜合治理實踐創造了多項全國第一,成功入選國家級美麗河湖名單。建立首個土壤生態環境保護專家工作站,率先在全省開展“土壤修復+開發建設”工作,創新性將汞污染土壤修復治理與公園建設相結合,建成清鎮市紅楓生態體育公園。在全省率先實施醫療廢物條碼管理,實現醫療廢物全流程可追溯管理,工業固廢處置利用率達100%,成功入選國家“無廢城市”建設名單。

大力整改突出問題。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指出,貴陽市的18個問題已整改完成10個,剩余8個問題按時序推進,典型案例通報問題已完成整改並銷號。2021年至2022年,長江經濟帶警示片指出問題已完成整改並銷號。

深入推動綠色發展。創建“綠色工廠”35家,有國家級綠色園區3個、國家級綠色設計產品13個。累計認証綠色食品122個,地理標志農產品19個,涌現出修文獼猴桃、花小莓、印象硒州等農產品知名品牌。成功交易首批森林碳票,林下經濟產值突破100億元。全市數字經濟、綠色經濟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分別達49.2%、48%。

2023年6月,貴陽市達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管理規程》規定的申報條件,涉及的36項建設指標已全部達標,7月正式向生態環境部提出申報申請,9月通過了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現場核查組現場核查。10月10日至18日,生態環境部對第七批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擬命名名單進行公示,貴陽市及下轄的清鎮市位列其中﹔10月28日,在中國生態文明論壇濟南年會上,貴陽正式獲評“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貴陽市人民政府網)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