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百裡杜鵑管理區舉辦第二屆稻草文化藝術節

為深入挖掘傳統農耕文化,助力鄉村振興,11月4日,百裡杜鵑管理區第二屆稻草文化藝術節在黃泥鄉朝門村隆重舉行。
貴州省畢節市百裡杜鵑管理區黃泥鄉朝門村稻草文化藝術節活動現場。陳鶴攝
活動現場,獨具特色的稻草文化藝術作品錯落有致地擺放在朝門村田間地頭,吸引眾多游客來到現場駐足打卡。游客不僅可以欣賞稻草景觀模型,還可以體驗套鴨子、打糍粑、扳手腕等活動,現場一片熱鬧場景。
“今天我們來參加朝門村的稻草文化藝術節,在這裡除了欣賞稻草藝術品以外,還欣賞了民族歌舞表演、打糍粑、拔河比賽,現場體驗制作稻草藝術品,活動內容真的很多,玩都玩不過來。”游客蘇佳鑫說。
村民們正在套鴨子。李華攝
“我們一大早就和家人過來了,這裡的稻草藝術品數量很多,有房子、生活用具、動物,非常適合拍照,還有很多好吃的。”游客劉開燦說。
據了解,此次稻草文化藝術節所有展示作品皆以稻草、稻穗、秸稈等為制作元素,圍繞動物、農耕生活器具、日常生活用具等進行的藝術創作,充分展現稻草文化在農旅融合發展中的作用。
游客參與打糍粑活動。李華攝
“今天這個稻草文化藝術節很有特色,剛好又是周末,趁陽光好,我們就來感受一下,也感受到了我們百裡杜鵑這種濃厚的鄉土氛圍,感覺以后每年都可以辦,這樣的話很有意義,讓我們廣大的農民或者是從外面來的游客感受我們百裡杜鵑新農村的文化氛圍,我覺得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當地群眾高興地說。
以稻為媒、以節會友,依托豐富的水稻資源和深厚的文化積澱,朝門村借助全省鄉村旅游重點村的形象,進一步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持續宣傳好黃泥鄉“山水田園 醉美黃泥”文旅品牌,助力鄉村振興。
游客經過用稻草制作的大門。李華攝
“此次稻草文化藝術節,旨在充分挖掘農耕文化、民族文化,以創新創意、團結協作的方式開展,進一步推進農村思想文明建設。當前,黃泥鄉堅持農業立本,文化塑造,旅游帶動的思路,不斷挖掘和發揚農耕文化,既豐富了廣大群眾的精神文明生活,又帶動了群眾增收。”黃泥鄉黨委書記文宇說。
游客在欣賞稻草景觀模型。李華攝
近年來,黃泥鄉依托獨特的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氣候優勢,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以農促旅、農旅融合,以旅游發展為統攬,深挖農耕文化、傳統文化、少數民族文化等,用好山好水打造生態文章,以生態優勢賦能鄉村振興。(陳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