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銅仁視窗

江口德旺:農村經紀人搭起富民“金橋梁”

2023年10月31日17:34 |
小字號

“牽著”市場手,“引著”農民走。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德旺鄉積極探索,緊扣誰來種、種什麼、怎麼種、種了后賣給誰等關鍵環節,大力培育農村致富帶頭人,涌現出了一批農村經紀人,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助推了德旺鄉經濟社會發展。

家庭農場,解決了誰來種

深秋,很多農作物已豐收完成。在農村經紀人馬友祥家裡,他正向我們介紹今年的種植情況。

“我今年種植了200畝的辣椒,帶動了三四十人在我的基地務工,他們最多一天能掙200多元。”農村經紀人馬友祥說道。

壩梅村種植的黃連。

壩梅村種植的黃連。

據了解,辣椒是“短平快”產業,風險低、收益高,馬友祥是辣椒種植能手,辣椒產業已連續多年種植成功,極大帶動了本村村民種植辣椒的熱情。

“去年我就跟著他種了1.5畝的辣椒,收入了一萬元。今年,我又種植了2.5畝。”潮水村村民代恆軍說,現在自己又建了一個“小農場”,計劃長期發展辣椒產業。

像代恆軍一樣,通過農村經紀人帶動發展種植辣椒的農戶,還有清溪村艾蒿坪組村民唐大毛等18戶,越來越多的村民,都建起了自己的辣椒種植家庭“小農場”。

據統計,德旺鄉有家庭農場56家,有效解決了全鄉土地撂荒和閑置勞動力問題,每年帶動1000多人實現務工,累計發放勞務工資200余萬元。

因地制宜,解決了種什麼

“我種植黃連50余畝,實現增收2萬余元。”10月13日,德旺鄉壩梅村農村經紀人田雙洪欣喜地告訴筆者。在他的帶領下,目前已有村民加入到黃連種植行列中,現在正處於育苗階段。

黃連是一種名貴的中草藥,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等多重功效,在臨床上應用廣泛,隨著黃連藥用價值的開發利用,需求越來越大,野生資源根本滿足不了市場需求,人工種植前景廣闊。

茶寨貢米品牌包裝。

茶寨貢米品牌包裝。

“黃連喜陰怕旱,要種植在涼濕密林中,而且喜腐土,腐土越厚,根莖長得越大,壩梅村林地非常多,很適合黃連種植。”田雙洪說道。

據了解,壩梅村位於梵淨山下,擁有地球同緯度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森林,森林覆蓋率93.2%以上,全年平均降雨量為1400毫米,水質優良,擁有適合各種作物生長的自然環境。

而像田雙洪一樣的,根據壩梅村實際情況種植的,還有本村的尹熊飛。

2019年,尹熊飛經過詳細的市場調查以及查閱當地氣候、土質等資料后,發現壩梅村的耕地非常適合種植辣椒、洋蔥、土豆等季節性蔬菜,便因地制宜,帶頭種植了辣椒、土豆等農作物。2023年,尹熊飛將發展種植辣椒50余畝,帶動群眾種植20余畝,戶均增收2100余元。

技能提升,解決了怎麼種

近日,在漆樹村,農村經紀人陳仕貴正在田間地頭翻犁土地,而在前不久,他種植的烤煙喜獲豐收,每天都要請10多名村民在編煙上竿、開爐烘烤,開出1000余元的工資。

陳仕貴是漆樹村出了名的烤煙“專家”,他從1993年就開始種植烤煙,但真正擴大種植是在2008年,那年種植100畝,被江口縣評為“烤煙種植能手”,並在會上作交流發言,當年,他在江口縣是烤煙產業上的一個“明星”。

該村村民看見陳仕貴戴著大紅花回家,心裡既羨慕又后悔。

村民在家庭農場裡種植農作物。

村民在家庭農場裡種植農作物。

“世上沒有后悔藥,隻有擼起袖子干。”大曹組村民熊文州在陳仕貴的鼓勵和指導下,在本組、獅子口組流轉土地,加入了發展產業的大戶行列。后來,這個產業大戶的隊伍越來越壯大。

“當時,我也想搞產業大戶,但由於技術沒掌握好,不敢嘗試,在陳仕貴的指導下,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態度擴大了面積,沒想到,水到渠成。”漆樹村烤煙種植大戶鄭永江說道。

據了解,目前漆樹村的產業大戶已發展到了32戶,涉及烤煙、蔬菜等。全村6個村民組,各組都有產業大戶和能人,農業產業發展“遍地開花”,家家戶戶的收入穩定增長。

信息服務,解決了賣給誰

農民的生產銷售具有零散、弱小的缺陷,同時受生產環境和生產方式限制,村民在信息化時代獲取信息量少,不能根據市場需求及時反應,增收難。

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德旺鄉壩梅村農村經紀人尹熊飛通過市場銷售,發現市場對綠色蔬菜需求量很大,便積極動員村裡人種植綠色蔬菜,並承諾負責給村民銷售多余蔬菜。

“產業發展,我們定了就要干,干就要干好,所以不管村民們生產多少,我都會想方設法幫他們全部銷售出去。”尹熊飛滿懷信心地說道。

收購農戶洋芋。

收購農戶洋芋。

也正像他所說的,這些年尹熊飛越做越大,訂單越來越多,市場口碑也越來越好。2023年,尹熊飛共幫助群眾銷售辣椒2000余斤,實現增收4000余元。

很多群眾說,蔬菜產業是搭上了尹熊飛的順風車。如今的尹熊飛,在主動幫助當地群眾對接市場,銷售農戶產品外,還自己堅持帶頭發展,積極推廣新技術、新品種、新信息,是當地名副其實的致富帶頭人和農村農產品經紀人,有力擴寬了群眾增收致富渠道,闖出了產業振興新路子。

品牌帶動,打響了知名度

“我們茶寨貢米所含微量元素多,營養價值豐富,經杭州西南水稻研究中心化驗,各項理化指標均達到國家一級標准,在2022年成功申報了‘茶寨貢米’地理標志。”茶寨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吳芳說道。

據了解,為提升德旺鄉農特產品知名度,增強市場競爭力,助力德旺鄉農業產業發展,德旺鄉積極打造品牌,讓農特產品更有亮點、更有特色,力求通過品牌效應提升經濟效應。

“品牌的打造,不僅帶動了大米價格提升,將原售價 2-3元的大米價格提升至6-10元,還打開了銷售渠道,遠銷福建、廣東、江西、上海、重慶等地,充分帶動了群眾種糧積極性。”茶寨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吳芳說道。

已經70多歲的茶寨村石大寨老人周權,他做夢都沒有想到,“茶寨貢米”不僅價格這麼好,還這麼好賣。據統計,2023年,茶寨村就有286戶農戶種植水稻1100余畝,總產值110余萬斤,實現增收198余萬元。

鄉村要振興,人才是關鍵,隻有讓人才動起來、干起來,才能激活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接下來,德旺鄉將加大力度持續培養一支有活力、有能力、有實力的農村經紀人隊伍,更好地發揮宣傳、組織和帶頭作用,更好地服務農民、服務農村經濟發展。(圖/文 陳茂玲)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