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南明區:老城覓新機 發展煥活力

剛剛過去的中秋國慶長假,人氣正在加速向老城南明靠攏。
據統計,10月1日,青雲路步行街人流再創新高,單日客流達13萬人次,整個假日期間累計客流量約87.57萬人次,累計銷售額約2935.29萬元。國慶前夕精彩亮相的曹狀元街區一期也人聲鼎沸,成為打卡城市新熱潮,開街以來累計接待游客25.7萬人次,銷售額約為968萬元。
“人從眾”的熱鬧之下,是持續升溫的文旅市場,是進一步釋放的消費熱情和活力。今年“中秋”“國慶”假期期間,南明區旅游人數、旅游綜合收入同比大幅增長,轄區23家重點監測酒店平均出租率為71.76%,甲秀樓、河濱公園、貴陽藥用植物園等A級景區成為家庭游、親子游首選,“青雲路市集音樂節”共演出4場,累計直播觀看人數近40萬人次。
南明旅游市場火爆背后的原因為何?
9月28日,南明區曹狀元街區一期開街,在“爽爽貴陽·甲秀南明”抖音號的一條視頻下,就看到了這樣的評論:“做夢都沒想過,我家樓下有一天能變成這樣。”
曹狀元街區。
曹狀元街區是一個城市更新項目,綜合了棚改、舊改、背街小巷改、地下管網改合一的“文旅商數”融合發展模式,改造17個老舊小區院落,14萬平方米,涉及1770戶5123人。相較於產業布局發展見效的長周期,城市更新建設的成效能夠更直接被市民感知到、體驗到。
南明區作為典型的老城區,基礎設施配套不全,土地資源空間受限,城市風貌亟待提升等問題較為突出。一直以來,南明區都大力推進城市更新改造,城市功能、人居環境和對外形象得到一定改善,加上文化保護傳承,有機融入,讓老城不斷煥發出新活力。
“現在的曹狀元街區被注入了靈魂,文化滿滿,對一個熱愛老貴陽歷史的人來說,真的很開心。”從網友的評價可以看出,曹狀元街區的火爆,文化支撐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近年來,南明區堅持圍繞“四新”主攻“四化”的主戰略和“四區一高地”的主定位,緊扣省委“一群三帶”和市委“一核三心多組團”發展戰略,瞄准“省會核心、筑城客廳”定位,加快推進以高質量發展為統攬,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全力以赴打造“城市核心、老城靈魂、文化高地、精神家園”,在傳承歷史文脈、保留城市記憶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區域實現功能轉換、產業轉型、活力提升。
圍繞“文創一條街”的定位,結合貴州唯一武狀元曹維城的人物IP,串聯起南明歷史文化元素……曹狀元街區的出現,與國家政策及群眾需要緊密結合在了一起。走進曹狀元街區一期,狀元雅集、武狀元坊、狀元樓等文化節點依次呈現,“奮博堂”“魁首殿”“墨寶軒”等展廳展示著貴州文武狀元的生平典故和詩書畫作,在此逛一逛,走一走,獲得的不僅是身心上的愉悅,更有精神食糧的賦予。
此外,裸眼3D大屏、VR、AR等技術的運用也讓老城韻味疊加了更多新興業態,不斷吸引更多人向這裡聚攏。
青雲市集。
從2022年開街的青雲路步行街到如今的曹狀元街區,城市更新對於完善城市功能、增添壯大動能、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形象意義重大。在這個中秋國慶假期,南明區被頻頻推上社交平台熱榜,足以証明廣大市民游客的喜愛和認可。
城市是一個民族文化和情感記憶的載體,歷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關鍵。老城更新不僅是軟硬件和業態的升級,更是進一步“打通文脈、激活商脈、聚集人脈”的有效手段。從曹狀元街區一期開街的火爆和青雲路步行街的熱鬧,可以看出,具有文化底蘊的老城南明在城市更新中找對了方向,也干出了實效。
下一步,南明區將以甲秀樓為核、南明河為軸,以青雲路、曹狀元街打造為起點,著力推動“一河一道兩片”城市文脈復興,在片區改造中把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融入城市更新,不斷提升城市空間品質和文化魅力,更好激活老城的新人文、新風貌、新產業,不斷提升城區空間商業價值、文化價值和城市價值。(文/王麗霞 圖片由南明區融媒體中心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