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見丨小院裡的愜意生活

白牆上用靛青色勾勒的花鳥魚虫、庭院中柵欄亭池打造的方寸之美……走進觀山湖區金華鎮翁貢村三友坡,村民們的房屋在青山簇擁之間,不斷煥新出彩。
村民周朋偉家的院子。
周朋偉打造自家院子的積極性在三友坡是位居前列的。在他家院子裡,自己鑄模造就的欄杆“圈”出了小小天地、層岩奇石建造出假山魚池、樹樁盆景錯落點綴……無不透露著周朋偉對自家庭院改造的奇思妙想。
周朋偉家的庭院一角。
“好多奇石和樹樁都是自己多方‘淘’來的,想著把自家環境搞好了,住著舒服,於是就自己動手開干。”經營著一家夜市攤的周朋偉對改造院子是有些執拗勁在身上的,“我這個人有點‘犟’,一些小景做好了覺得不滿意,便又推倒重來,直到自己滿意為止,前后花了三年時間打造。”
村中的牆繪富有意趣。
院子環境舒適,周朋偉的母親王萬菊也笑道:“打造這個院子他花了幾萬元,好些盆盆罐罐、花花草草都是從外面買回來的,之前他去山上找樹樁,人晒得黑黢黢的,隨著院子環境的改變,看著這些花草人的心情都變好了。”
各式盆栽點綴生活。
周朋偉家居住環境“提質升級”,不時引來鄰居們的“觀摩”,大家紛紛開始效仿,激發了對庭院改造的熱情。畫上民族風情的牆繪、修建古香古色的涼亭、栽種爭奇斗艷的花草……以前“灰噗噗”的村庄如今每天都有新變化。
漣漪蕩漾,錦鱗恣游。
“我們鼓勵村民美化自家庭院、優化居住環境,前陣子周朋偉家的院子我們還評了翁貢村庭院美化一等獎,給他頒發了3000元的獎金。”據翁貢村黨支部委員張義介紹,目前,依托三友坡良好的氣候資源和“治房”規范,該村還打算將村民的閑置農房利用起來,打造避暑文化村庄,吸引游客到村裡避暑休閑。
各式盆栽點綴生活。
“現在就有外地的游客在咨詢到村裡避暑的事,希望通過避暑文化村庄的打造,拓寬村民的收入渠道,讓翁貢村‘走出去’,吸引游客‘走進來’,使村民荷包‘鼓起來’。”張義笑道。
翁貢村村民的房屋牆繪。
“到時候我就把自家空閑的房屋用起來,把游客接到家裡,吃我做的燒烤和農家菜,我也可以不用外出經營夜市攤,在家就能吃上‘旅游飯’。”在自己搭建的涼亭中,聽著張義的介紹,周朋偉眼前一亮,謀劃起如何服務游客、讓游客近距離欣賞田園風光,感受鄉村魅力。討論聲、歡笑聲在院子中回蕩,發展的思路經過山風的吹拂,在大家腦海中越來越清晰……
青山環抱的翁貢村。
翁貢村距離觀山湖區城市區域並不算遠,這裡青山環繞、民風淳朴、風景宜人。近年來,全村大力發展蔬菜種植產業,以產業振興助力鄉村振興。花菜、辣椒、食用菊等作物遠銷北京、湖南、安徽等地,村民通過勞動、土地租金以及合作社分紅等方式,有效拓寬了收入渠道。對翁貢村來說,利用閑置農房謀劃打造避暑文化村庄,是一次從“農”向“旅”,最終實現農文旅融合的探索。或許在未來的發展中,村民有的不僅僅是綠水青山、田美人勤的美麗村庄,更是一份滿滿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文/圖 王明元、郝涌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