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

粵黔協作:非遺文化進校園 粵黔共研新美育

2023年09月28日17:53 |
小字號

根據粵黔東西部協作“非遺文化進校園粵黔共研新美育”教學成果推廣計劃,結合安順市教育局“爭先創優”(典型亮點打造)項目,在安順市教育局和廣州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教學成果推廣安順蠟染培訓班於近日在經開區牛蹄關蠟染文化館舉行。廣州市南沙麒麟中學美術骨干教師與安順市11名中小學美術學科團隊、美術名師工作室代表教師參加培訓。

在經開區幺鋪鎮牛蹄關蠟染文化館內,來自廣州市南沙麒麟中學的美術老師們和安順的美術老師們共同正在一塊白色的長絹上作畫。他們先通過前期生動形象的圖案設計,再耐心細致地用蠟刀勾畫出作品,再通過染色、脫蠟、漂洗等一系列蠟染的技藝,呈現一幅長卷的蠟染作品。

培訓現場。陳榮慶攝

培訓現場。陳榮慶攝

安順市科學教育研究所美術教研員孫艷梅:“以我們安順和廣州兩地的地標建筑和我們代表性的一些民族特色的風貌圖案紋樣作為主要的設計元素,就比如我們安順的地戲面具,安順的黃果樹,我們的屯堡石頭建筑等等,廣州方面就是廣州塔,代表廣州的石獅文化,我們廣州市的市花木棉花等等這些設計的元素,作為苗族,我們蠟染的圖案,選擇的是石榴的花紋。”

培訓現場。陳榮慶攝

培訓現場。陳榮慶攝

本次培訓旨在加強安順教學成果的推廣,搭建廣州、安順兩地教師的交流平台,提高安順市美術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聘請安順蠟染省級非遺傳承人作為培訓指導教師,通過培訓學習安順蠟染傳統制作技藝,了解傳統工藝的工具、材料和主要流程,把安順非遺文化在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成果推廣到廣州學校,促進廣州教育與安順教育之間的深度對話和互動交流,讓美育成果在粵黔兩地共享,推動兩地美育融合創新發展。

培訓現場。陳榮慶攝

培訓現場。陳榮慶攝

廣州市南沙麒麟中學美術教師魯希哲:“我們來到這裡以后跟著我們的非遺傳承人王國英老師去系統地學習,這幾天王老師就帶我們去認識了蠟染的一些基本技法,還有一些傳統的蠟染紋樣,我們也了解到蠟染從設計、制版、上蠟、封蠟、染色、脫蠟整個的制作流程,並且我們也在其中體驗了幾張作品,就是去制作了一下,蠟染確實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民間藝術,而且我們也認為它的推廣性是很高的,很適合我們的學生去學習去制作,並且還可以設計出非常多的衍生產品,所以我們這一次感到收獲滿滿。”

貴州省非遺蠟染傳承人、工藝美術大師王國英:“我覺得他們學習起來還是很輕鬆的,因為他們是學美術的,有美術功底的話,學習我們蠟染這個技藝還是很熟練的。我們把我們的技藝傳給外來的老師,像廣州南沙區的老師,各個地方的老師,傳給他們以后,希望到他們那邊的學校給我們傳播一下我們這邊苗族的蠟染技藝。”

培訓現場。陳榮慶攝

培訓現場。陳榮慶攝

老師們紛紛表示,因為安順是有名的蠟染之鄉,想通過此次的學習,學習安順推廣非遺文化蠟染的經驗,回去后搭建起平台,做好蠟,染工作室,開展蠟染課程,讓廣州的學生體驗到真正的蠟染技術,並且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用傳統的技術結合廣州的民風民情和城市的特色,設計出更多的紋樣,真正實現東西部的文化交流。

培訓現場。陳榮慶攝

培訓現場。陳榮慶攝

安順市科學教育研究所美術教研員孫艷梅:“我們這次活動的目的,實際上是我們安順的教育成果,先通過學習的方式,在進行輸出到廣州的學校,在廣州的學校進入課堂以后,在把廣州當地的元素進行一個融合,最后達到一個成果推廣的目的。”

培訓現場。陳榮慶攝

培訓現場。陳榮慶攝

培訓結束,廣州、安順兩地教師共同創作完成主題為“粵黔情深”的5米長卷原創蠟染作品,以粵黔兩地典型的文化符號、地標建筑、自然風光為創作元素,作為本次培訓成果展示。下一階段,將通過兩地非遺文化美術課例展示、教師研討、學生作品展示等方式到廣州市推廣學校開展相關活動。( 陳榮慶、趙才駿)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