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關區:大棚經濟“火”起來 百姓日子“旺”起來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年來,七星關區因地制宜,利用其區位、氣候、土壤等條件,大力發展大棚蔬菜、草莓、葡萄、羊肚菌、黃精等特色產業,既豐富了百姓的“菜籃子”“果盤子”,又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
近日,走進對坡鎮大堡社區的蔬菜大棚種植基地,綠油油的蔬菜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百余名工人正忙著採割、搬運、稱重、清洗、裝車,繁忙的景象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對坡鎮大堡村蔬菜種植基地裡 負責人周正銀正在檢查蔬菜狀況。
“我這1000多個大棚裡每天要發兩車菜,每天產量在6至7噸左右,每年產量在2000噸左右,年產值在1000萬元以上。”基地負責人周正銀介紹說。
對坡鎮大堡村蔬菜種植基地裡工人們正在採檢蔬菜。
據介紹,該蔬菜大棚種植了香菜、小白菜、莧菜等十余種速生蔬菜,在夏秋兩季,一個月可種植一茬,邊採收邊種植,大量的用工需求給老百姓提供了家門口就業務工的機會,昔日的荒地變菜園子,農民變工人,實現了雙贏。
“其他人把菜揀好,我專門運送,我們在裡面工資一個月是3500至3600,就是說在裡面上班,我們可以兩頭兼顧,可以照顧娃兒讀書,在這個基地做起,我們覺得還是很滿意的。”在基地上班4年多的務工群眾趙明剛開心地說。
一個個大棚成為了百姓就業增收的“致富棚”,讓百姓的“錢袋子”逐漸鼓起來,為農民增收致富和農業轉型升級增添了活力。
對坡鎮大堡村蔬菜種植基地。
“為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效,促進鄉村振興,我鎮建設蔬菜大棚1000余個,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每天解決務工七八十人,每年增加務工收入300余萬元,促進了鄉村振興,豐富了產業結構,為我鎮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動力。”對坡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孔德福表示。
對坡鎮大堡村蔬菜種植基地 蔬菜過水准備裝車。
同樣,在小吉場鎮德勝村和永興村,白色的大棚連綿一片,蒜苗、萵筍、芹菜等長勢喜人,綠油油的蔬菜散發出濃郁的香味,工人們正忙著分揀、裝箱,大棚內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隨著交通條件、基礎設施建設、冷鏈物流、銷售市場等方面越發成熟完善,大伙對發展產業更有信心。
“小吉場鎮以‘固本行動’為抓手,大力發展大棚產業,目前我鎮經營管理大棚1047個,發展西紅柿、萵筍等十余種蔬菜品種和中藥材種植,帶動群眾增收致富,豐富我鎮的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小吉場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吳傳劍表示。
小吉場鎮德勝村大棚蔬菜種植基地 工人正在採摘蔬菜。
據了解,七星關區恆大援建大棚共有7059個,涉及對坡、小吉場、燕子口等22個鄉鎮27個點。目前我區積極引進相關龍頭企業和經營主體,大力發展果蔬、食用菌、中藥材等特色產業種植。同時,積極抽派農技人員,開展蹲點包保服務,在產業規劃、品種選擇、田間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加強技術服務,做好科學指導接茬,在豐富群眾的“菜籃子”“果盤子”“藥材庫”的同時,算好“經濟賬”和“收入賬”,鼓足農民的“錢袋子”,讓廣大群眾通過特色產業共享“產業紅利”。(圖/文 劉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