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本網原創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 探索低碳富農模式

貴州金元威寧能源:農光互補 綠富同興

2023年09月10日08:08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走進貴州威寧百萬千瓦新能源基地二期光伏區,太陽能電池板整齊排列。光伏板下,各類農作物生機勃勃、長勢喜人。

板上發電、板下種植,這是貴州威寧自治縣探索的光伏+農業新模式:將太陽能發電組件與農業設施、農業種植養殖相結合,在山地間採用高支架和大間距布置光伏陣列,並利用光伏板下空間種植生長條件適宜的糧食化農作物,形成融合互補之勢。

小官山農業光伏電站種植的“蘿卜”。劉大珩攝

小官山農業光伏電站種植的“蘿卜”。劉大珩攝

威寧地處貴州省西北部,全縣平均海拔2200米,低緯度、高海拔、喀斯特高原台地的地理特征,使其成為太陽能和風能資源富集地。2019年來,威寧搶抓國家鼓勵扶持新能源產業發展機遇,順勢而為打造百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

貴州省首個地面集中式光伏電站-平箐電站建成、省內首個“農光互補”電站-麼站電站落地……國家電投集團貴州金元威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寧能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公司已在威寧建成“農光互補”電站27座、流轉一般耕地超5萬畝、累計支付土地流轉費5.6億元、提供約5萬余人次務工機會,正推動形成農光互補、綠富同興的格局。

威寧百萬千瓦新能源基地二期光伏區——貴州金元威寧能源龍場電站。劉大珩攝

威寧百萬千瓦新能源基地二期光伏區——貴州金元威寧能源龍場電站。劉大珩攝

農光互補,首先帶來的是變化是一地兩用,效益疊加。

威寧雙龍鎮仙水窩農業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300兆瓦,為合理利用光伏板下的荒地和林地,該電站探索“新能源+”模式,陸續種植紅菜薹、馬鈴薯、白菜、蘿卜等特色農作物1500余畝,累計用工1萬余人次,帶動當地百姓增收約150萬元。

“‘農光互補’通過流轉一般耕地搭建光伏電池板,再將土地免費交由合作社或村集體種植的方式,實現效益疊加。”威寧能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如此一來,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帶動百姓就業增收。

麼站農業光伏電站是貴州省首個“農光互補”電站,項目啟動之初便採用“光伏+農業”模式設計開發,裝機規模7萬千瓦,用地面積2200畝。2016年建成投產以來,先后試種萬壽菊、馬鈴薯、蕎麥、牧草等作物,一度成為當地百姓創收增收、參觀游覽的景觀打卡地。

麼站農業光伏電站種植的“萬壽菊”。劉大珩攝

麼站農業光伏電站種植的“萬壽菊”。劉大珩攝

“過去大家作物單一、收益也低。現在不僅有光伏用地流轉費和各類作物收成,部分還有電站或合作社工作的工資。”麼站鎮岔河村黨支部書記蔡永斌介紹,2023年,岔河村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在光伏板間種植蕎麥700畝,預計產值32萬元。

土地實現增效的同時,威寧注重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發展特色產業,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綠富同興”。

香菇、平菇、羊肚菌……夏家坪子光伏場區設施農業示范園內,各類菌菇破棒(土)而出,工人們忙著採摘、分揀、裝籃,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夏家坪子食用菌種植基地。劉大珩攝

夏家坪子食用菌種植基地。劉大珩攝

夏家坪子光伏場區設施農業示范園位於威寧龍街鎮,得益於早晚溫差和濕度大的氣候特點,發電項目首次採用定制光伏支架抬高光伏板高度,重點規劃種植食藥用菌及部分中藥材。當前,園區已建成種植大棚133個、100平米冷庫2個,累計生產食用菌214.3萬斤,產值近750萬元。

夏家坪子種植基地作物——平菇。劉大珩攝

夏家坪子種植基地作物——平菇。劉大珩攝

在秀水鎮得來洞光伏電站,“蕎麥”成了農戶的“致富糧”。30戶農戶受聘自行開展農業種植,每天收入100至150元。眼下,園區的500畝蕎麥已到豐收季,總產值預計40余萬元。

光伏場站各類糧化作物種植期間,除聘用當地農戶開展規模化種植外,相關企業還與合作社或村委合作,將土地免費提供給有意願種植的農戶,收益同樣歸其所有。此外,光伏場站還會對項目場區貧瘠土地進行一定改良,或按照村民意願在不適宜耕種的區域種植牧草,並設立畜牧區,免費提供部分種子、肥料和地膜。

秀水鎮得來洞農業光伏電站種植的“蕎麥”。劉大珩攝

秀水鎮得來洞農業光伏電站種植的“蕎麥”。劉大珩攝

“2023年‘農業種植’工作全面鋪開,所屬光伏場站排查適宜耕種土地3.3萬余畝,現已規模化開展各類糧化作物種植,荒山荒地正煥發新生機。”威寧能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倡導節能環保、低碳經濟的發展背景下,“農光互補”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機會和市場空間,目前公司已基本完成全域糧化作物種植,帶動約500戶農戶增收500萬元。

當前,在威寧,“農光互補”正成為助農增收、壯大村集體經濟和助力鄉村振興的“新引擎”,也成為當地推動“工業反哺農業、農業賦能工業”有益循環的生動實踐。(王秀芳、劉大珩)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