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實踐 沿河風採︱“賦比興”書寫文明畫卷

近年來,沿河自治縣以不斷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為目標,以“賦比興”三字訣為抓手,持續強化頂層設計、加強隊伍陣地建設、豐富文明實踐活動,著力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
組織賦能 強化頂層設計
該縣堅持高位謀劃,始終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及時調整充實以縣委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領導小組,同時,定期召開調度會、推進會,縣委主要領導親自研究部署,親自安排推動,親自督促落實。
先后印發《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全面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沿河土家族自治縣關於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提檔升級融合發展的實施方案》,就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的總體要求、目標任務、工作內容作出明確,進一步把工作細化到單位、落實到崗位、量化到個人,形成全縣一盤棋、上下一條心、擰成一股勁的工作格局,確保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落細落實落地。
志願者們參與實踐活動。
練兵比武 激活隊伍活力
該縣堅持高標推進,建立完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三級組織架構。全面貫徹落實有場所、有隊伍、有活動、有項目、有機制“五有”標准和“資源整合到位、體制機制健全、服務群眾精准”的要求推進陣地建設,實現陣地全覆蓋,並定期召開推進會,總結經驗、評出先進、找出問題,取長補短、舉一反三,營造比學趕超濃厚氛圍,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提質增效。
同時著力構建科學完備的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組織體系,不斷壯大志願服務力量,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志願者協會等組織,廣泛吸納“五老人員”“回鄉大學生”等群體加入,建立起縱向涵蓋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橫向輻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網絡和9個志願服務總隊、28個支隊、446個分隊的專兼職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伍網絡。
並且不斷提升隊伍素養,組織志願者到省內外先進地區學習交流,不定期對志願者開展業務培訓,切實提高志願者和志願服務隊伍的能力素質,真正讓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伍強起來、活起來。截至目前,全縣登記在冊文明實踐志願者84081人,志願者隊伍163支,志願服務時長330余萬小時,服務群眾30余萬人次。
志願者們與當地村民開展運動會活動。
實踐興村 勁吹文明新風
該縣緊緊圍繞“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深入移風易俗”五項工作任務,常態化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
按照“月月有活動,人人都參與”的原則,統籌各類資源,著眼解決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民生痛點、堵點、難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多元化、多層次、多方位的文明實踐活動,真正把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送到群眾心坎上。
截至目前,該縣積極開展理論政策宣傳、文化文藝服務、醫療衛生、科學普及、助農助學、移風易俗等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活動1000余次,進一步激活志願服務力量,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深耕文明沃土,傳播文明新風,綻放文明之花。(張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