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壩區關口村:讓森林資源成為群眾增收的“搖錢樹”

近年來,平壩區齊伯鎮關口村立足生態優勢,在發展林下經濟的同時,搶抓綠色低碳發展機遇,在上級部門幫扶下,積極推進實施“碳匯”項目,拓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路徑,把森林資源變成群眾增收致富的“搖錢樹”。
走進關口村,山頭郁郁蔥蔥,蜿蜒盤旋的村組公路兩旁樹木林立,人行於路上,猶如穿梭在一條綠色的長廊間。每隔一段時間,村民卯靖便會來到自家林地,查看杉樹長勢,檢查編號牌是否有脫落、損壞等情況,及時查缺補漏。
“我家有450株樹加入了‘碳匯’項目,簽了6年的協議,每年還有一點收入,有空的時候我們都會來觀察樹木的長勢,讓良好的生態環境為我們持續增收。”平壩區齊伯鎮關口村村民卯靖說。
齊伯鎮關口村森林覆蓋率達79.31%,森林資源是發展的最大優勢,關口村立足村情,在上級部門的幫扶下,2017年成功申報省第二批單株碳匯精准扶貧試點項目。像卯靖一樣,通過碳匯項目吃上“生態飯”的有207戶脫貧戶,隻要自家樹在交易平台上被認購,就可以憑積分獲得一定的收益。
據了解,“碳匯”主要是指森林吸收並儲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說是森林吸收並儲存二氧化碳的能力。關口村在推進實施碳匯項目過程中,把參與碳匯項目的“單株碳匯樹”挂牌、標明身份信息,通過“貴州省單株碳匯服務平台”進行交易。社會各界可以對碳匯樹進行認購,脫貧戶獲得積分,每年通過積分兌現成資金,直接發到賬戶。
據介紹,關口村地勢山高坡陡,為了保住地方水土不流失,再加上農戶種植杉樹積極性很高,2017年,貴州省單株碳匯精准扶貧項目在關口村推進實施,當時涉及207戶脫貧戶,截至2023年,已經通過單株碳匯平台認購交易金額達17萬元左右。
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提出,要拓寬綠水青山轉化金山銀山的路徑,做深做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半篇文章”,加快構建具有貴州特色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讓生態要素成為生產要素、生態優勢成為發展優勢、生態財富變成經濟財富。關口村駐村第一書記秦定山介紹道,關口村將認真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因地制宜,持續鞏固林下雞養殖、碳匯項目,並大膽探索林下中藥材、食用菌種植,以產業帶動村民增收,不斷推進鄉村振興。
“我們關口村有良好的生態優勢,林業資源豐富,我們會加強林區管護,明確責任,讓老百姓都能享受“碳匯”項目帶來的益處,實現林木生態價值轉換成經濟價值,切實提高群眾收入,特別是讓脫貧戶在“碳匯”項目中持續受益。同時,我們將圍繞生態做文章,謀劃林下產業,做好林下經濟的發展。”齊伯鎮關口村駐村第一書記秦定山說。(平壩區人民政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