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雲岩視窗

雲岩區:更新垃圾處理“硬件” 提升垃圾處理能力

2023年07月12日14:13 |
小字號

為提升全區生活垃圾處理能力,雲岩區大力完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今年以來,小關廚余垃圾處理站和漁安生活垃圾轉運分類分揀中心先后建成投用,進一步提升了全區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管理水平。

小關廚余垃圾處理站發酵罐。陳飛宏攝

小關廚余垃圾處理站發酵罐。陳飛宏攝

今年3月,位於雲岩區黔靈村小關大橋橋底的廚余垃圾處理站正式投入使用。該垃圾處理站是雲岩區首個針對廚余垃圾(濕垃圾)進行專門處理的垃圾站,佔地約2000平方米,採用高溫好氧發酵的資源化處理工藝。整個項目包括預處理系統、發酵處理系統、污水處理系統、尾氣處理系統及智能化控制系統,目前日均可處理濕垃圾上限為50噸。

雲岩區廚余垃圾處理站項目管理員衛東表示,該廚余垃圾站採用資源化處理的綠色低碳方式,將主要成分為有機質的廚余垃圾循環利用,產出物為土壤調理劑,加工成有機肥用於生態循環,每3至4噸僅需耗時30分鐘,即可完成自動分揀、水分壓榨等工序,初步處理完成的垃圾將送入好氧發酵倉發酵。

今年5月,位於雲岩區尚合路的漁安生活垃圾轉運分類分揀中心也調試完畢投入使用,日均可處理生活垃圾300噸。

漁安街道垃圾壓縮機。陳飛宏攝

漁安街道垃圾壓縮機。陳飛宏攝

“漁安垃圾站功能完備,具備生活垃圾前端收集、集中處置和終端轉運等功能。”項目負責人陳福歡告訴筆者,通過垃圾破碎、除臭、壓縮工序,壓縮后的垃圾塊將被裝車轉運至發電廠進行垃圾焚燒發電。相較於用填埋的方式處理垃圾,這種處理方式不僅能發揮垃圾二次利用的優勢,節省了垃圾填埋的用地需求。

三馬生活垃圾轉運分類分揀中心轉運車間。陳飛宏攝

三馬生活垃圾轉運分類分揀中心轉運車間。陳飛宏攝

此外,位於雲岩區三馬工業園區的生活垃圾轉運分類分揀中心也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目前,轉運車間和分揀車間土建施工完畢,設備安裝完成95%﹔辦公樓裝飾裝修完成80%,待建成投用后,可日均處理400噸垃圾。

作為近期雲岩區陸續建設的13座大中型生活垃圾分揀中心之一,三馬工業園區的分類分揀中心佔地面積23.29畝,包含生活垃圾轉運車間、分揀車間及綜合辦公樓等功能區,建成后可滿足周邊茶園、楊惠、金關、馬王、三橋等街道約65.5萬人的生活垃圾處理需求。

垃圾車進料口。陳飛宏攝

垃圾車進料口。陳飛宏攝

“該分類分揀中心設置了其他垃圾(干垃圾)預處理系統、可回收物分揀區、有害垃圾暫存區及可回收物回收信息系統等處理設施。”雲岩區環境衛生管理站工作人員羅睿宇表示,針對以前在垃圾轉運過程中,由於小型運輸車載重量小、運輸次數多、車輛設備老舊、可能會造成沿途二次污染等問題,該中心配備了大型運輸車,運載能力遠高於普通垃圾運輸車,將有效避免垃圾轉運過程中的污染。(陳飛宏)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