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步邁向創新的活力之城
——開局之年看鄭東
2020年以來,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143%,研發經費年均增速超70%,技術合同成交額年均增速超187%。在260平方公裡的轄區,集聚了海康威視、大華、超聚變等近600家高新技術企業,逾千家科技型企業,超萬家科創企業。
這就是今天的河南鄭東新區,鄭州新窗口,中原新門戶。
數據只是創新引領發展的一個側影。近年來,鄭東新區下決心跳出固有發展模式,全力做好創新、開放、綠色生態大文章,努力成為中原經濟區高質量發展的“火車頭”和創新驅動的“發動機”。
高質量發展——
堅定未來之路
“作為鄭汴洛中原城市群中具有標杆和示范引領意義的現代化新城,鄭東新區曾經靠土地出讓金的滾動支撐取得了發展。”鄭東新區管委會主任、鄭州中原科技城管委會主任牛瑞華說,土地財政雖可照顧眼下,卻不長遠。
過去的發展路徑已不可持續,如何開辟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
2020年初,河南省委和省政府決定在鄭東新區打造中原地區科技創新策源地和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很快,鄭東新區拿出區位優、生態好、價值高的地段培養科創產業,規劃建設中原科技城。
在鄭東新區黨工委書記、鄭州中原科技城黨工委書記孫建功看來,這標志著鄭東新區發展動力的轉型戰略正式啟動,由城鎮化驅動的“以城帶產”,轉向由科技創新驅動的“以產促城”。孫建功說,鄭東新區的發展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2003年開工建設到2020年主體基本建成﹔第二階段則始於2020年在路徑和方向上的再度明確。
打造鄭州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河南省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鄭東新區調整后的城市規劃,以法律的形式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鄭東新區站到了大步邁向創新的活力之城新起點上。
以集聚效應換道領跑——
構建創新生態
中原動力是一家主要從事機器人研發的科創企業,“2020年5月入駐鄭東新區以來,我們獲得了從創投資金、融資貸款到產品場景應用等全方位支持。我們需要的全域創新生態,在這都能找到。”聯合創始人林杰說。
今年4月25日,繼華潤、上汽、阿裡巴巴、騰訊、京東等一批知名企業之后,富士康新事業總部也落地鄭東新區。頭部企業區域總部或研發總部的聚集,帶動了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的上下游聯動,以項目集群構建的生態圈快速成形,為中原動力這類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鄭東新區黨工委委員、鄭州中原科技城管委會常務副主任趙凱介紹,中原科技城規劃建設以來,累計招引華潤數科北方總部等領軍項目382個,集聚了嵩山實驗室、哈工大鄭州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級機構,培育市級以上研發平台313個。特別是河南省科學院的重建,有力支撐了中原科技城的體系化發展。
技術交易成交額509.2億元、技術合同登記量11140項……位於鄭東新區智慧島上的鄭州技術交易市場,大屏幕上實時滾動著一組組交易數據,記錄著鄭東新區創新力量的積蓄與成長。
“空中絲路”聯通全球——
打造開放樞紐
走進鄭東新區中央商務區,一幢幢高樓鱗次櫛比,全國五大期貨交易所之一的鄭州商品交易所坐落其中,從這裡發布的“鄭州價格”是世界糧食生產和流通的重要參考。匯豐、渣打等外資銀行早早在這裡布局發展,目前,持牌類金融機構412家,2022年金融業增加值409億元。
要成為開放高地,僅有國際化區域金融中心建設遠遠不夠。如何“買全球”“賣全球”,是作為內陸城市的鄭州一直思考的課題。為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參與國際經濟貿易,不靠海、不沿邊的鄭東新區著力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打造對外開放的“空中走廊”。
去年,盧森堡貨航在鄭州執飛671次航班,大量貨物通過該航線運往全球各地……2014年,河南民航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收購歐洲最大的全貨運航空公司——盧森堡貨航35%股權,開辟了鄭州至歐洲的“空中絲綢之路”。目前,鄭州累計開通70條貨運航線,其中國際及地區航線38條,覆蓋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的主要城市。
“空中絲路”疊加成熟的“米”字形高鐵網交匯點、“一帶一路”重要節點,鄭東新區架起了與世界聯通的多條經濟通道。2022年,鄭東新區實際利用外資佔河南全省的58.37%。
半城湖水半城綠——
宜居宜業引“鳳凰”
“城水相依的環境讓我選擇留在這裡”,任翔是微軟“雲暨移動技術孵化計劃”的負責人,從英國留學回國后,一下被鄭東新區優美的生態所吸引。
移步異景,波光瀲灩。記者在鄭東新區採訪,處處可見湖水環繞、公園密布、花鳥同林:公共綠地面積40平方公裡,水域面積18平方公裡,核心區綠化覆蓋率接近50%,水網遍布全區,疣鼻天鵝等珍稀物種在這裡棲息繁衍……
市民朱新中是當地愛鳥協會會長。他告訴記者,疣鼻天鵝對環境要求非常高,作為“遠道而來”的珍稀物種,已在鄭東新區安了家,並繁衍了三代,組成了68隻天鵝的大家庭。“這也印証了這裡的水質和環境之好。”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優美生態在提升城市品質品位的同時,也成為城市競爭力的有效支撐。近年來,鄭東新區引進了包括兩院院士在內的1300多名高層次人才,很多人都驚喜於這裡的生態之美。從規劃開始就參與建設的鄭東新區黨工委副書記周定友說,半城湖水半城綠的鄭東新區宜居宜業,成為吸引高端人才和創新企業的巨大優勢。
聚集了人才和優質企業,就聚集了希望,擁抱了明天,並有了更充沛的動能。今年1—5月份,鄭東新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6.03億元、同比增長51.01%,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207.83億元、同比增長102.32%。充滿活力的鄭東新區,正在高質量發展的大道上加速奔跑。
(本報記者李棟參與採寫)
(本報記者李棟參與採寫)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21日 第 01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