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思南縣寬坪鄉:植入家庭化經營理念 持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2023年05月31日17:09 |
小字號

產業興則鄉村興。近年來,思南縣寬坪鄉五一村堅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植入家庭化經營理念,秉承長短結合、因地制宜的原則,大力發展馬鈴薯、牧草、肉牛等產業,切實發揮“頭雁”效應,努力實現“一強兩富三創”的發展目標。

活動現場(寬坪鄉 供圖).jpg

活動現場。

村社合一 帶頭發展更具活力和干勁

“不抓產業,帶頭發展就隻能是一句空話。”五一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文江堅定地表示:“村干部就好比一個家庭的‘頂梁柱’,產業發展就好比一個家庭的‘主要收入渠道’。隻要用心呵護、用心經營,自然而然就能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中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

思路上的轉變,必然產生發展上的巨變。五一村既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在第十一屆村“兩委”換屆工作圓滿結束以后,並通過法定程序使村黨組織書記擔任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更好發揮黨支部在產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

組織架構的搭建,只是抓好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基礎一環。隻有大家各司其職,主動把責任擔起來,才能把各項產業做大做強。五一村在借鑒企業化管理和運營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改和完善村級集體經濟管理章程、財務管理制度等,通過制度約束、相互監督、績效獎勵、股金分紅等方式,讓全村干部群眾都成為產業發展的“主人翁”,營造了帶頭發展、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

群眾忙生產(寬坪鄉 供圖).jpg

群眾忙生產。

集中流轉 土地資源更具高效和價值

隨著大量青壯年外出務工,部分土地必然會疏於管理,甚至於撂荒。如何破題,是檢驗“三農”工作高質量發展的一道必答題。

“三農工作特別是抓好村級集體經濟,要多做加法,善於兜底,以帶頭發展的務實舉措來踐行自己的責任擔當和初心使命。”寬坪鄉黨委書記在全鄉黨支部書記工作座談會上表示。

五一村結合交通便利、相對集中、土地肥沃等優勢,積極探索“黨支部+村級集體專業合作社+N”發展模式,通過村級集體經濟將群眾撂荒土地集中流轉起來,再吸引公司、大戶、合作社等經營主體,因地制宜和集中連片發展油菜、馬鈴薯、玉米大豆復合種植、“雙高”紅薯、牧草、肉牛、烤煙等種養殖業。

“得益於土地的集中流轉和統一管理,既提高了土地利用價值,又便於日常管理和品質保障,更有助於新技術新品種的應用和推廣。”寬坪鄉農業服務中心主任石化鬆表示:“從農業發展的角度上觀察,通過對比,群眾能夠直觀地感受到新技術新品種帶來的好處和變化,自然而然就主動轉變觀念和借鑒推動。”

通過近年來的產業帶動,五一村的土地租金由原來的200元/畝,提升到了400元/畝左右。村級集體經濟選種的50畝馬鈴薯,首次發展便迎來了大豐收,通過訂單化發展,預計產出馬鈴薯12萬余斤,村級集體經濟單項增收7萬余元。

五一村(寬坪鄉 供圖).jpg

五一村。

產業帶動 助農增收更具多樣和實惠

真金白銀,大家都能受益,自然就會全力以赴和大力支持。

“目前,全村規劃有馬鈴薯、玉米大豆復合種植、‘雙高’紅薯、烤煙、牧草等種植基地。群眾在基地務工有務工收入,加上土地租金和產業分紅,村級集體領辦做好‘土’文章,自然就能事半功倍,贏得廣泛支持。”五一村駐村第一書記李又成表示。

“今年首次發展的50畝洋芋能喜獲豐收,得益於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大家的傾力付出。”五一村駐村干部黎道軍表示:“以家庭化經營理念讓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做大做強產業‘蛋糕’,沒有理由不成功。”

與此同時,產業發展涉及土地整治、育苗移栽、日常管理、轉運銷售等環節,每一個環節都有較大的用工需求。就近用工,既降低了發展成本,又增加了群眾的務工收入,可謂一舉多得。

“唯有實干,方能篤行﹔唯有奮斗,方能致遠。”寬坪鄉黨委書記表示:“下一步,將以深化‘六共’機制和家庭化經營理念為抓手,持續發展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並以此為載體,結合‘院壩協商’和《村規民約》等,引領酒席操辦、殯葬改革、弘揚孝道文化等鄉風文明,扎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文/楊華 圖/寬坪鄉)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