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碧江視窗>>時政要聞

碧江:“人才+產業”雙驅聯動 打造高質量產業協作新引擎

2022年11月24日07:38 |
小字號

實現鄉村振興戰略,都離不開產業的振興和人才的支撐。自2021年結對以來,東莞南城組團(南城、莞城、望牛墩、鬆山湖)與銅仁碧江區攜手產業高質量發展,按照粵黔產業協作“4+”模式,秉著“碧江所需·南城組團所能”原則,雙方共同商議簽訂《南城組團•碧江區“十四五”時期東西部協作結對協議》,共建東西部產業梯度轉移示范園(以下簡稱“南碧產業園”)。通過“人才+產業”雙驅聯動,把高技能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雙結合雙促進,把碧江打造成為西南技能人才培養高地,促進南碧兩地產業高質量發展。

科學謀劃,創新東西部產業協作新模式

根據碧江轄區內已建成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碧江高新區的產業基礎和發展需求,以及擁有6萬名在校大中專學生的川硐大學城的人才培養儲備潛力,南城組團·碧江區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理念,一步規劃,逐步實施,通過“人才+產業”聯合發展,共建東西部產業協作新模式。

一是高點謀劃高位推進,制定共建園區“十四五”規劃。通過充分溝通調研,在結對之初,邀請擁有廣東多個高新區規劃經驗的東莞市霍藍柯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制定《南城組團•碧江區共建產業園“十四五”規劃》,在碧江高新區劃出2.2平方公裡土地以及15萬平方米工業廠房作為南碧產業園首期啟動區域,共建“東西部產業梯度轉移示范園”,其中4.3萬平方米作為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構建“人才+產業”規劃結構。南碧產業園圍繞資金、人才、技術、服務等要素加強協作,推進信息共享和溝通聯系,助力碧江以“產業向高端化升級、企業向更高水平邁進、人才向更高層次躍升、城市向更高品質轉型”,力爭成為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二是優化產業結構,做大做強特色產業。根據碧江產業發展資源優勢,產業布局從原來“一心三品”提質定位以新型功能材料為首位產業,以健康醫藥、生態特色食品為潛力產業,以特色輕工、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等為成長型產業。通過東西部產業協作平台,加大與鬆山湖材料實驗室對接,優化新型功能材料產業資源配置,讓碧江區產業集聚化發展優勢更加凸顯。

三是盤活配套資源,提高現有基礎設施的利用率。累計投入東莞財政幫扶資金5712萬元助力碧江區產業發展,其中990萬用於15萬平方米標准廠房功能提升,通過完善產業道路、主入口建設、路面和管線修復等工程,完善現有基礎設施配套,逐步提高產業集聚的綜合承接能力,提升筑巢引鳳功能。

四是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東莞是全國營商環境標杆城市,市場主體連續8年增長10萬戶。結對以來,碧江區黨政代表團先后多次到東莞借鑒學習政府先進服務經驗,探索政府數字化轉型驅動下如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通過找差距、拓視野、強理念,進一步優化夯實碧江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使之更加符合市場規律,逐步兌現服務承諾,從企業引進到落地,實行全過程“一條龍”精准服務,跑出項目落地“加速度”,真正做到“貴人服務 一視同仁”。

搶抓機遇,搭建市場化招商引資平台

新國發2號文指出,支持廣東與貴州建立更加緊密的結對幫扶關系,打造東西部協作典范。作為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的東莞與作為內陸開放要地的銅仁,在經濟社會發展上具有很強的關聯性和互補性,南城組團·碧江區搶抓粵黔協作機遇,通過市場化招商引資工作平台,攜手區域協同發展。

一是提升末端執行力,強化招商人才隊伍培育。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方式,錘煉高素質招商引資人才隊伍。邀請東莞市委黨校副校長查日升教授為碧江區黨政領導干部作《東莞改革開放歷程與轉型升級的經驗啟示》專題報告﹔邀請原鬆山湖管委會政策研究室主任黎高明博士來碧指導南碧產業園規劃以及作《鬆山湖發展模式及碧江高新區發展啟示》專題報告。組織4期456人專項學習培訓,創新選派12名年輕后備干部到東莞跟崗鍛煉1年,讓碧江區黨政干部開闊視野、解放思想,提升干部執行力、提高政府服務效能,為碧江經濟社會發展做好干部人才儲備。打造專業招商引資隊伍,學習南城組團招商先進理念和經驗,與鬆山湖招商隊伍舉辦招商沙龍,組建“行業協會+組團+工作小組+招商專班”產業招商新模式,成立招商專班5個23條產業鏈,打造一支帶不走的專業招商人才隊伍。

二是深入實施粵企入黔 “雙百”行動,推動東部產業向碧江梯度轉移。依托東莞“制造之都”的優勢,找准廣東企業發展所需,對標當前碧江比較優勢、產業特色和較高增長點的項目,搭建市場化招商引資平台,大力深化粵企入黔共建產業園區“雙百”行動,結對以來,組織到碧考察廣東企業100余家。舉辦碧江區東西部產業協作東莞招商推介會,簽下新材料、健康醫養、農業種植養殖、人才及產教培訓協作項目12個,投資額達28.72億元。截至目前,引進廣東正大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東莞正君塑膠制品有限公司等產業項目15個,到位資金5.87億元﹔引進深圳旭達卓遠教育集團有限公司、鬆山湖華勤集團、東莞市木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東莞理工教育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盟大集團等技能人才培訓項目7個,一期投資達2.56億元,逐步形成東西部產業協作資源互補、合作共贏的良好局面。

三是構建鄉村產業體系,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促進一二三產融合,助力碧江區現代農業產業可持續發展,碧江工作小組引進加多寶集採公司——東莞加多利貿易有限公司,創新“油茶+”林下套種模式,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和訂單式農業,在5.8萬畝油茶基地套種3萬畝仙草、夏枯草等中藥材,共建“油茶+仙草(夏枯草)現代農業產業園”。油茶+仙草(夏枯草)山地特色高效產業作為碧江區“一縣一業”優勢主導產業上報貴州省農業農村廳。項目通過“龍頭企業+村集體經濟主體+合作社+農戶”方式,以培育和發展新型經營主體為引領,由區屬國有平台公司山茶公司主導“油茶+仙草”產業開發,培育壯大專業合作社,帶領廣大農戶抱團發展,從分散、零星向集約化、產業化經營轉變,加強農村產業組織化,以利益聯結、多元化業態調整為紐帶,通過產業聯動、技術滲透等方式進行集約化配置。3萬畝加多寶原料種植基地的打造,為加多寶原料加工項目落地碧江打下堅實基礎,將加促碧江區鄉村一二三產業之間緊密相連、協同發展。目前,形成以碧江區和平鄉為中心,輻射帶動周邊14個鄉鎮53個行政村(碧江區原深度貧困村全覆蓋),項目每年產值近2億元,可帶動農戶8056戶32224人每年每戶平均增收9000元。

人才賦能,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產業振興是基礎,人才振興是關鍵。碧江區擁有良好的“人才+產業”發展基礎,6萬名在校大中專學生將會是粵港澳大灣區和西南城市片區產業發展最大的人才儲備。碧江工作小組以東西部協作為平台,以營造銅仁良好招商營商環境、提升產業升級人才儲備與保障水平為出發點,立足職業培訓,以技術人才作為核心生產要素引進資金與技術,創新以教育產業引進生產型產業,走產教融合路線。

一是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技能人才西南實訓基地。以產業聚集人才以人才賦能產業。引進深圳市旭達卓遠教育集團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通過“人才+產業”模式,訂單式開展企業職工、院校學生、農村勞動力等各類人群職業技能培訓及提升,大力培養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工程、汽車維修、智能制造等領域人才。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投入2.07億元完成4.3萬平方米實訓基地內部裝修及教學設備、智能校園建設、2條工業機器人生產(組裝)生產線等。二期再投入2.6億元,挂牌64畝工業用地自建廠房,投資智能制造產業,初步意向為緊固件行業西南地區生產研發中心。項目重點服務廣汽集團、比亞迪、華為(子公司)、上海大眾、中國電子、格力、美的、TCL等國家裝備制造及粵港澳大灣區龍頭企業,同時輻射服務西南片區產業發展和技能人才培養,戰略合作上市企業超100家。預計每年完成1萬人次技能人才培訓並上崗。

二是加大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共建職業技能雙創培訓中心。把產教融合與招商引資高度契合,是目前碧江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一方面在省級示范性結對學校碧江區中等職業學校共建“南城組團·碧江區職業技能雙創培訓中心”,投入東莞市財政幫扶資金200萬元完善提升基礎建設和教學設備。另一方面引進鬆山湖華勤集團、東莞市木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東莞理工教育集團有限公司和廣東盟大集團,與碧江區中等職業學校實施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投入640萬開辦“華勤班”2個100人、新能源汽車培訓班2個101人,以及建成莞銅籃球公園培養運動員、教育員、裁判員980人,通過產教融合培育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籃球運動產業等技能人才。今年,雙創中心已向東莞輸送289名技能人才實習就業。

三是大力實施“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廣東技工”技能培訓,加促農村勞動力穩崗增收。累計投入東莞財政幫扶資金333萬元助力鄉村振興人才培訓和農村勞動力穩崗就業,開辦“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廣東技工”技能培訓班23個,培養人才906人次。通過“勞務協作站+勞務公司”方式,開通勞務就業“直通車”,通過現場招聘、線上遠程招聘等方式,實現8004名農村勞動力穩崗就業,其中赴東部就業農村勞動力1196人(脫貧勞動力803人)。(碧江區人民政府網)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