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遵義:深入推進移風易俗 助力鄉村振興

2022年11月03日10:39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制定出台關於移風易俗的系列文件,通過建章立制,推動移風易俗工作有章可依﹔湄潭縣將約束農村婚喪不良之風等內容納入當地村規民約,提出紅白喜事中婚慶車、送葬車不超10輛,隨禮不超百元﹔赤水市整合資源,創新方式,依托新時代“茶館嗑子匠”傳播新思想新文明,用群眾聽得懂的“鄉音”“土話”,切實把黨的聲音傳播到基層,將當地農村新風尚娓娓道來……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更要“鑄魂”。近年來,遵義市把深入推進移風易俗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聚焦過去農村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鋪張浪費等重點難點,突出“關鍵少數”,著眼長效機制,創新方式方法,強化法治、自治、德治“三治融合”作用,使得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老愛親、勤儉節約等文明風尚更加濃厚,黔北鄉村煥發文明新氣象。

黨員帶頭“帶”出文明范

推動移風易俗,黨員干部起著積極的導向和帶動作用。隻有黨員干部以身作則、率先落實,群眾才會心服口服、熱情響應。

湄潭縣紀委監委進一步修訂完善關於規范黨員干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的有關規定,明確黨員干部在操辦婚喪嫁娶事宜時嚴格落實事前申報、事后報告制度,簽訂有關承諾書,對操辦紅白喜事宴請對象、桌數、飯菜標准和操辦程序等作出廉潔承諾,為黨員干部操辦紅白喜事劃紅線、吹廉風。

正安縣在全縣無職黨員中積極開展“五比六不亂”活動,即“比產業發展、比孝老敬親、比鄰裡和諧、比環境衛生、比奉獻和柴草不亂堆、衣物不亂放、家禽不亂跑、污水不亂流、垃圾不亂丟、家具不亂擺”,讓全縣農村無職黨員主動亮身份、履職責,充分發揮農村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

新蒲新區新蒲街道選擇群眾基礎較好的老黨員擔任移風易俗宣傳員,引導干部群眾破除鋪張浪費、婚喪大操大辦、高價彩禮等陳規陋習,樹立勤儉節約、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播州區鴨溪鎮充分發揮村級黨組織引領和黨員示范帶頭作用,凝聚鄉賢隊伍、志願者、群眾等力量,大力推進以“誠、孝、儉、勤和”為主要內容的新村風民風建設,不斷促進鄉風文明。

在黨員干部的以身作則下,在春風化雨式的引導中,厚養薄葬、新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事不辦等文明新風正成為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的共識和行動——

在幾桌親友的祝福聲中,沒有大操大辦,簡單的婚禮儀式卻也不失溫馨的場景頻頻上演。

不裸身露體博眼球,不粗俗挂物壞形象,不勸酒酗酒惹事端,以文明方式為新人送祝福,成為婚禮現場的新風尚。

小炒肉、土豆餅、炒蔬菜、梅菜扣肉、白菜豆腐湯,簡單的“四菜一湯”已成為不少地方“紅白喜事”的正式宴席菜……

黨員干部既要示范帶頭、以身作則,更要強化監督約束、壓緊壓實責任,讓黨員干部成為移風易俗的宣傳者、踐行者、監督者。

已建立縣級領導班子成員包鄉鎮、鄉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網格)的包保機制,層層包保壓實常態化走訪排查和整治責任,並制定出台關於移風易俗的系列政策文件,通過構建長效機制,深入推進推動移風易俗制度化。

截至目前,全市有400余名縣級領導班子成員包保鄉鎮、8900名鄉鎮干部包村包組、12000余名村干部包組包戶,實現群眾包保全覆蓋,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有章可依、依章而行。

村民自治“治”出好鄉風

“車不過十、禮不過百”“紅白喜事要簡辦,擺桌不多情意重﹔少酒少菜少浪費,移風易俗當立行……”一條八字標語、一首七字清風歌謠,折射出湄潭在推進鄉風文明中的好做法。

婚喪嫁娶操辦酒席,禮尚往來,本是過去群眾間聯絡鄉情、加深友誼的重要平台。曾幾何時,受市場經濟沖擊和攀比、從眾心理等因素影響,卻讓這一習俗變了味——

隨禮金額越來越大,個別黨員干部群眾大操大辦,既加重人情負擔,又敗壞社會風氣,一度飽受群眾詬病。

著力規范管理農村紅白喜事,大力推進移風易俗,今年以來,我市各地堅持制度創新,成立紅白理事會為婚喪嫁娶提供惠民服務,制定村規民約對高價彩禮、人情攀比等行為形成約束,推動移風易俗工作常態化、長效化。

湄潭縣建立了150余個鎮村(居)紅白理事會,理事會由村內德高望重的鄉賢寨老、退休黨員干部、寨長、婚慶司儀、酒席總管、“過禮師”等人員構成,針對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彩禮、隨禮、婚鬧、婚葬車輛、酒席辦理”等突出問題,廣泛征求意見后,梳理形成《紅白理事會章程》,推動形成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長效機制。

紅花崗區依托“紅白理事會”這一村民自治載體,經民主程序制定紅白事操辦流程及標准,對席面規模、辦理天數、待客范圍等一一作出具體規定,由村黨組織書記任秘書長,村內各類人才任理事,協助操辦村內紅白喜事,監督鄉風文明落實。

余慶縣把“紅白喜事、文明健康、厲行節約、四菜一湯”納入村規民約,訂立節儉操辦婚喪嫁娶等村規民約,加強對“紅白事”的常態化檢查監督、採取遏制低俗婚鬧“4321”工作法等多種方式,引導村民理性操辦“紅白事”,推動了移風易俗工作。

正安縣20個鄉鎮(街道)、154個村(社區)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推動鎮、村紅白理事會全覆蓋,提倡紅白喜事簡辦,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

立規矩,建機制,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治”出了文明好鄉風,“約”出了文明新風尚,推動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約束。

目前,全市250余個鄉鎮(街道)、2000余個村(社區)均已成立兩級紅白理事會,實現操辦紅白事全程有人管事、有章程理事、有場所辦事。

創新方式“講”出新氣象

怎樣推動移風易俗、文明新風在廣袤農村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我市各地著力創新宣傳教育方式,一場場活動,一次次宣講,一次次服務,讓文明新風尚的種子播撒到千家萬戶。

一盞茶飽含著人間冷暖,一席話訴說著文明故事。赤水市充分利用當地傳統的茶館文化,整合志願者資源,從老黨員、鄉賢人士等社會力量中擇優選拔組成新時代“茶館嗑子匠”,在“趕集日”“傳統節日”等節點,用老百姓聽得懂、聽得進、記得牢的語言講赤水好故事、吹文明新風。

桐梓縣成立的“童子童謠”志願服務隊,進城鎮、進鄉村、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進景區,創作群眾喜聞樂見的童謠作品,廣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

道真自治縣針對過去群眾違規辦酒、庸俗婚鬧、封建迷信等陳規陋習,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創新打造“苗老頭”文明鄉風系列短視頻,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傳播積極健康的思想文化,宣講法律法規,常態化培育文明鄉風、淳朴民風,得到干部群眾一致好評。

綏陽縣融媒體中心開設“濫辦酒席”曝光台欄目,針對群眾深惡痛絕的各類“濫辦酒席”邀請短信,通過微信視頻號和抖音官方號,以新媒體短視頻形式,集中公開曝光。“曝光台”的推出,用輿論監督的方式說出百姓心聲,得到群眾高頻轉發、拍手稱快。其中首條曝光視頻就獲得60萬人(次)的瀏覽量、近萬人(次)點贊收藏,讓廣大群眾深受教育、引以為戒。

湄潭正建立“紅”“黑”名單動態管理制度,對於不遵守規定的,將被納入村居級“黑名單”﹔對於做出表率的,納入“紅名單”進行通報表揚。

正安探索推廣“積分制”和“清單制”,通過對文明行為給予相應的精神激勵、物質獎勵,引導群眾“家家做好事、戶戶爭先進”。

黨員干部帶頭,群眾積極參與,因地制宜創新宣講,推進自治、法治、德治有機融合,讓移風易俗常態化長效化。當前,隨著移風易俗的深入推進,黔北鄉村環境面貌和群眾精神風貌煥然一新。(遵義市委宣傳部)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