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州民族大學>>民大新聞資訊

貴州民族大學李琛:做合格法律人 行無悔學習路

2022年11月01日09:26 |
小字號

“我們雖然懷揣著不同的夢想,但有一個共同的奮斗目標:在貴州民族大學繼續深造,在不同的專業領域汲取滋養,追求卓越,探求真理,鍛造品格。”這是2020年10月李琛作為研究生新生代表在學校開學典禮上的發言。言出必行,他做到了。以夢為馬,腳踏實地,以火一樣的熱情投入學習與實踐,在不懈努力中鑄就青春夢想。

1、   2020年10月李琛作為研究生新生代表在學校開學典禮上發言。

2020年10月李琛作為研究生新生代表在學校開學典禮上發言。

跨專業攻讀法律 初試牛刀成績驕人

“對社會主義的向往,是對公平正義的期待。”本著對法律濃厚的興趣,本科為中國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的李琛選擇跨專業考研攻讀法律研究生。“希望在法律這片領域去拼搏自己的未來。機緣巧合下,來到了貴州民族大學。”李琛說。

95后的李琛,比同齡人稍顯成熟。思維縝密、做事嚴謹、慎獨慎行,是他給老師和同學一貫的印象。入學第一年,就以優異的成績獲評貴州民族大學一等學業獎學金及國家獎學金。並公開發表學術論文《電商平台競爭中“二選一”行為的反壟斷法分析》《新時代法治思想指導下地方如何高質量立法》等。《新媒體時代下侵犯個人信息權益的民事責任》一文參加雲南省報業新聞論文比賽獲三等獎。驕人成績有目共睹,但於李琛而言,這是千裡之行的“日積跬步”。

李琛的導師是學院潘善斌教授,為人謙遜、敦厚、善為。李琛研一就跟隨導師做課題“關於貴州省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和批准的民族法規與民法典不一致內容的專項清理”,並在導師的指導下協助貴州省水利廳制作貴州省水行政處罰裁量基准。一波實戰,讓李琛的法律理論素養得到了提升。李琛說:“我特別感謝遇到了我的導師潘善斌教授。他的言傳身教和悉心指導,讓我明白了法律知識普及服務不能只是‘打雜’,而要成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專才’。”

2021年12月,李琛協助學院舉辦模擬陪審團活動。

2021年12月,李琛參與學院的模擬陪審團活動。

李琛是雲南彝族人,基於對民族文化的情結和對家鄉的熱愛,結合法律專業知識,通過實地調研和深入思考,李琛形成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法律研究成果。2021年5月,李琛的學術論文《進一步貫徹實施語言文字法推動雲南“直過民族”地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成功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主辦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與實踐研討會”,並在同年6月於第三分論壇發言。同年9月,學術論文《雲南“直過民族”地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難點與建議》發表於《社會主義論壇》。

在貴州讀研3年,李琛已深愛上這片土地。說起貴州,贊不絕口:“貴州山好水好人好,這裡少數民族風情濃郁,特色鮮明。豐厚的民族文化資源為貴州科學研究、文化服務等事業發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靈感和素材。貴州的文化‘寶庫’值得深挖和探索,將法律研究根植於貴州民族區域,這將是我下一步著手鑽研的領域。”

在實踐中歷練  立志做一名合格法律“衛士”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李琛深知,法律作為一種實踐性極強的社會科學類別,法學知識之樹的茁壯離不開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的結合。於是,各類社會實踐活動中也活躍著他的身影。

讀研以來,李琛積極參與貴州省“學憲法 講憲法”志願者服務工作、協助法學院“我為群眾辦實事”之法治進校園系列活動,多次到貴陽市各中小學宣講法律知識。在這些活動中,李琛不僅是參與者,還是組織者。每一次的活動,李琛都盡心盡力,把問題一一細化落實,推動法律宣傳進村進戶。李琛說:“這些活動不僅拓展了我的理論視野,還培養我的法律工作能力,形成理論與實踐的雙向互動。”

“堅持普法基層導向,依靠基層、建強基層!”導師潘善斌的這句話讓李琛印象很深。2021年暑假,李琛到雲南永仁縣做調研,主題是“雲南楚雄彝族環境習慣法”。在這裡,李琛耐心傾聽基層群眾講述案情,“借錢給別人,沒有借條可以拿回欠款嗎?”“老公或老婆其中一方借的錢,另一方需要共同還錢嗎?”……憑借過硬的法律專業素養以及家鄉語言的溝通便利,李琛流暢地為當地百姓一一解惑答疑、普及相關法律知識。為期半個月的調研結束后,李琛撰寫完成報告《雲南彝族生態習慣法研究——以楚雄州永仁縣維的鄉各彝族村落為例》,獲雲南省社科院院長楊正權教授簽批認可。

3 2021年8月,李琛在雲南省楚雄州永仁縣維的鄉調研。

2021年8月,李琛在雲南省楚雄州永仁縣維的鄉調研。

2022年,李琛進入研二實習階段,由於疫情原因,李琛留在雲南當地一家律所裡學習實踐。整理証據清單、閱卷筆錄、正辯護詞、法庭新聞提綱,將案件材料移交至法院並全程跟蹤案件……這些都是李琛的實習內容。“帶著學習好問的心,做踏實誠懇的人。”秉承這樣的態度,李琛出色地完成著帶教律師交給的各項任務,獲得帶教律師的認可,也堅定了李琛要做一名合格的法律“衛士”的理想。

授人以魚、授人以漁  我願意做那個給予者

“每次學院活動總能看到他身影穿梭在其中,給人的感覺和平時的高冷緘默不太一樣,格外陽光、熱情。”法學院研究生會的小伙伴這樣評價李琛。作為已經有5年黨齡的李琛,始終以一名黨員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踏踏實實、銳意進取,同時,作為法學院研究生會主席,他始終把“全心全意為師生服務”當作自己最重要和最光榮的使命,甘於奉獻,永葆初心。

“老師和同學們選我當學院研究生會主席,這是對我的信任和鼓勵,也是學校賦予我的一份責任。我沒有理由不去做好。”李琛說,學生會工作事無巨細,需要耐心、細心、責任心。頤指氣使“你來做”,不會有人真正服你,勇於擔當“讓我來”,便會吸引越來越多小伙伴,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參與一次次活動,共同完成一個一個目標。

研究生入學以來,李琛帶領研究生會,協助學院組織師生開展國家憲法日憲法宣誓活動、研究生黨史學習教育接力宣講比賽,“學憲法,知憲法,揚憲法,守憲法”征文比賽、“尊崇憲法植於心,法治宣傳踐於行”作品設計大賽、模擬陪審團等40余場活動,深得老師同學歡迎。

2、2021年12月4日國家憲法日,李琛作為領誓人帶領同學們進行憲法宣誓。

2021年12月4日國家憲法日,李琛作為領誓人帶領同學們進行憲法宣誓。

在2020年度貴州民族大學“兩紅四優”表彰中,法學院研究生會榮獲“優秀研究生會”稱號,李琛榮獲校級“優秀學生干部”稱號。

青春逢盛世,奮斗正當時。如今,進入研三的李琛,已把繼續攻讀法律博士納入下一步計劃。問及未來的職業理想,李琛說:“想當一名大學法律專業教師,或者一名基層法律工作者。無論是授人以魚,還是授人以漁,我都更願意做那個給予者,希望能為推進我們的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文/吳燕珍、甘甜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